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八百一十一章 天字一等

“當年趙國長平之戰的時候,糧草奇缺,欲要求援於齊國,當時操持諸侯主客官署之人周子曾言:趙之於齊楚,屏障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必患及齊楚!不務此等大義,而徒然愛之粟米,為國計者,過矣!”

“縱然如此,齊王雖朝堂上應下,隨後一夜,被後勝逆轉,其所言與現今一般無二,身為齊國之丞相,莫不連這點都看之不透?”

後勝的那番說辭在山東諸國不是秘密,其語雖有道理,奈何不為大勢所容。

其與齊王母君王后所言:

齊自立國,遠離中原戰事則安,深陷中原戰事則危。齊滑王爭霸中原,徒稱東帝,終究破國,前車之鑑也!今齊國於六年戰亂劫難之後,堪堪復國二十五年,府庫方有餘粟而已,國不足稱強,民不足富庶。

若不審慎權衡,徒為大義空言而與強秦為敵,齊國何安?當年一燕國攻齊,五國尚且兵追隨。今日若強秦攻齊,五國焉得不追隨?其時,齊國何救哉!

期時,齊王建素來聽從君王后之意,君王后一語落下,援救趙國事情崩塌,長平之戰,趙國缺糧,趙括被秦將武安君白起兵困缺糧一月以上。

軍中慘事不絕,欲要突圍,慘事橫生。

“數十年前,五國伐齊,趙國堪為主力,齊國幾近亡國,此仇難忘。”

房屋內,又是一人言語落下。

那一戰,怕是齊國上下絕對難以忘記,若非關鍵時刻田單挽救危局,齊國真的就不存了,距離那一天才不過過去了數十年。

“可……齊國不救趙,燕國如今又要攻趙,魏國一國之力仍舊在觀望,楚國之內兩王相爭,果然趙國被滅,齊國自身又能夠落得了好?”

臨窗的那人神色有些憤怒,言語間更是有些尖銳,身軀微轉,看向此刻臨淄城內後勝府邸的所在,此人著實可惡。

咚!咚!咚!

房屋內諸人仍舊在商榷該如何說動後勝,直接前去一見後勝,怕是難以,可是如今的齊國朝堂之上,能夠掌握大權的也是不多。

正言語間,房門為之敲響,一人左右看了一眼,為之近前開啟。

數息之後,手持一封文書,歸於原位。

“何事?”

一道道目光看將過去。

其為農家弟子,百家中,農家弟子的資訊是最為靈敏的。

“秦國咸陽那邊,已經再次派出行人署專人,前往齊國而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使臣,朝向桑海而去。”

“同行之側,羅網派出大量武者跟隨,天字一等殺手不在少數!”

那農家之人面上有些不好看,閱覽完畢手中文書,將之遞給身側的其他人,根據這封文書的書寫時間,這個時候的秦國使者,應該已經走到中途了。

“頂多七天,那些秦國使臣便可入臨淄了。”

其他人同樣可以算出這個時間。

“桑海?”

“秦國使臣前往桑海做什麼?”

桑海在齊國之內,雖然聲名不顯,但對於百家來說,卻是一處必須牢記之地,那是齊魯之地儒家的根基之地,近百年前,由儒家孟軻為打造。

近百年來,桑海也從一座邊陲之城,展成為齊國東南部的一座富饒之城。

“暫未清楚。”

那農家弟子搖搖頭,文書之內,並沒有詳述,可見是一個不小的秘密。

“桑海之內,值得秦國使臣前往的,也就只有一個儒家了,莫非嬴政想要對儒家做些什麼?”

“那些儒生,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勢力遍佈齊國,若然他們肯處理,後勝應下的把握極大,可是儒家一直裝作看不到。”

“可惡!”

雖不知道秦王嬴政派出使者前往桑海為何,但所為肯定是儒家,想起儒家,在做的一人又是罵咧咧的言語流出。

對於儒家,他是沒有任何好感,就知道整天雲這個、曰那個的,沒有一點作用,關鍵時刻根本指不上,以儒家對於齊魯之地的掌控。

他們進來的一系列動作,小聖賢莊肯定知曉,肯定也知曉他們欲要說動後勝援救趙國,此事對於儒家來說是好事啊。

若然山東諸國可保,那麼,齊國可保,儒家的地位也就不可動搖。

若然儒家不出面,等待秦國將山東諸國一一滅掉,以秦王嬴政素喜法家的性情,對於儒家絕對無感,到時候,他們儒家也討不了好。

都說那群讀書人心眼多,也沒見多出哪裡去。

“難道嬴政想要那小聖賢莊出力,穩住齊魯之地?”

比起罵罵咧咧,思忖嬴政這一枚棋子的深層次含義,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說這個時候,嬴政招惹儒家,可能性不大。

那麼,也就剩下,想要拉攏儒家了。

念及此,一語出,諸人神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