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八百三十八章 聲震天下

“司馬尚,你覺王翦如何?”

凝實王翦許久,李牧對著身側的司馬尚問道。

“王翦素為秦人,早年間入軍伍,在秦將武安君白起、蒙驁麾下任將,近十年來,忠心於秦王嬴政,無論是應對嫪毐,還是文信候呂不韋,都為軍中柱石。”

“遠秦將蒙武,所以,堪為如今秦國軍中第一人!嬴政十分信任他!”

司馬尚聞之,不知大將軍何意?

對於王翦的訊息,大將軍很明顯不陌生,可是偏偏詢問自己,司馬尚思忖熟悉,終究簡而言之。

“你覺得王翦比起白起、蒙驁如何?”

李牧再次問之。

數十年來,秦國之內,最為名鎮山東諸國得將領,不過白起、蒙驁二人,蒙武、楊端和、王翦不顯,可是嬴政偏偏讓王翦率領四十多萬大軍,攻趙。

而且一應軍中輜重,一應臨機決斷,一應後勤所需,一應諸般,全部滿足,給予極大的信任,對於這一點,李牧是頗為羨慕的。

若然趙王也給予自己這般,李牧有把握可以將戰勝之機提高一個層次。

“這……,怕是不若秦將武安君白起與蒙驁。”

司馬尚想了想,給了一個回應。

武安君白起自從入軍伍以來,從無敗績,一聲征戰,殲滅手中的山東諸國兵士過百萬,令山東諸國為之畏懼,而且趙國也是在白起手上吃過最大的一個虧。

四十五萬趙國兵卒被坑殺!

至此,趙國元氣大傷。

而上將軍蒙驁乃是秦將白起之後,歷經秦國王權更迭亂象,穩定軍中局勢的柱石人物,雖然不若武安君白起那般顯眼。

可是面對諸國合縱,守成有餘,可為名將,為山東諸國所知,奈何,與趙國前上將軍龐煖一戰,中流矢而隕,如此,秦國軍中的將軍,也就王翦、蒙武、楊端和、桓齮等了。

桓齮不堪一擊,被大將軍親自俘獲過,楊端和聲名不顯,如今不過為秦國右軍主將,蒙武為關外大營上將軍,近來不顯。

“也許吧。”

“可是相較之武安君白起的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相較之秦將蒙驁守正相輔,奇策有餘,王翦用兵太過於穩健了。”

“本將曾觀王翦歷次戰鬥,均是穩打穩紮,不求成,只求緩緩推進,若然數十年前之前,王翦或許不顯,可是如今王翦攜帶大力,這等兵策……難破也。”

李牧輕輕一笑,也許這個問題,自己都不知道。

自己曾以為,自從秦國白起、蒙驁不存之後,秦國之內將才不顯,縱然如今秦國舉國兵力遠秦國昭襄王歲月,也是不堪大用。

尤其是自己曾生擒秦國上將軍桓齮,派出斥候在秦國探察,再加上在秦國的趙國商賈所收集資訊,李牧以為,若然秦國真的將才不顯,那麼,趙國當可為中興良機。

多年前,武靈王變革趙國,趙國之強絲毫不弱秦國,可惜歷經孝成王、悼襄王、今王歲月,武靈王的遺澤不顯,果然中興,絕對可以再次成為和秦國抗衡的強國。

可是……從收集而來的資訊來看,昊天……太過於偏愛秦國了。

其一便是秦王嬴政,在親政之後,將秦國留存下來的舊臣、老臣全部清除,一應啟用新人,中樞之內,無論是昌平君熊啟、李斯、王綰、馮去疾、蒙毅、武真侯……是如此。

軍中,王翦、蒙恬、李信、辛勝、馬興、王賁……,年輕人佔據這支秦國新軍的主力軍將之位,那些人雖然現在不顯,可是對於王翦,李牧越有一個清晰認識。

縱是王翦不如白起、蒙驁二人,在如今的秦國,也是正值盛年的名將,王翦之軍政才具與明銳洞察力足見一斑。

唯其如此,李牧先前曾覺率軍大舉滅韓者必王翦無疑。

可僅僅出動南陽偏軍,韓國就亡了,王翦藍田大軍沒有出動一兵一卒,李牧心中感嘆。

如今王翦率領大軍欲要滅趙,以秦國之雄厚國力,以秦軍之精良裝備,以王翦之穩健戰法,李牧隱隱預感到,這是自己最後的一次大戰,也是趙軍與秦軍真正的一次生死大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