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滅國

王翦抱拳一禮,將目下趙地內的情況一一道出。

沒有趙國大軍的抵抗,縱然些許民力反抗,也沒有太大的作用,況且秦國此次攻趙,並沒有真正的大肆屠城、屠殺,再加上邯鄲之內郭開一應奸佞之人身死。

對於秦國掌控之力蔓延趙地縣府,乃至鄉里,都有不小的助力,頂多兩年,趙地恢復原樣,民力耕戰而起,期時,也該有其它的措施落下。

“上將軍滅趙之時,三軍合力,曾俘虜不亞二十萬趙軍,如今全部編入三軍?”

趙國不是韓國,滅韓只是,韓國之內的十萬兵馬要麼潰散,要麼死傷,剩下極小的一部分化入潁川郡與南陽郡。

趙國軍力龐大,鉅鹿大營、邯鄲大營、雲中大營加起來足有三四十萬兵力,根據國尉府邸送上來的文書,秦王政還是知曉不少的。

王弟與國尉提議,那些被俘的趙國兵士,願意臣服的,直接編入秦國軍中,補充滅趙的消耗,不願意臣服的,直接編入修築秦國通向趙國的馳道之中。

亦或者直接配雲中邊界,作為對抗北地胡人的死士!

亦或者,願意前往河西兩郡的,自然也行!

總歸有地方揮餘熱的。

“滅趙之戰,三路大軍統共損傷八萬人上下,俘虜的二十萬趙國大軍,編入三軍的有十萬,有六萬下方各大郡縣,修築馳道。”

“兩萬入蒙恬九原大營,兩萬入河西兩郡!”

王翦如數家珍的回應著。

趙地的兵卒足以補充秦國的消耗,從其中挑選的自然也是趙國軍中的精幹之人。

“燕國如今的兵力應該不亞於二十萬吧?”

有著趙國大軍的補充,王翦與李信兩路大軍,加上蒙恬九原一支大軍,兵力又有三四十萬之屬,面對燕國,有著極大的優勢。

相隔易水,燕國此刻該有兵力調遣。

“燕國之內的兵力足有三十萬!”

“滅趙之時,易水武陽之城原有五萬大軍,如今已經增加至八萬大軍,上谷之地留守三萬軍,薊城旁側有七萬軍!”

“漁陽、右北平之地有零散三萬大軍,而遼東之地足有十萬大軍,統共三十萬大軍,但薊城之內,如今也只是向武陽之城增派三萬人,根據斥候來報,燕國廟堂似有投降之意!”

秦國三四十萬大軍陳兵易水,換做魏國,換做趙國,早就已經大軍迎上了,而燕國如今才有八萬大軍,如果秦軍直接攻打燕國。

王翦自忖,可以輕鬆的將戰線推至薊城之下,口中沉穩之言不絕,倒是說道從斥候口中得知的薊城燕王喜與燕太子丹所謀。

欲要投秦!

果然如此,似乎,的確沒有必要大軍迎上易水。

可……王翦覺得,事情不會那般簡單的,起碼燕國薊城之內,太過於平靜了。

“投降?”

“若然燕國真的有投降之意,寡人自當歡喜不動刀兵,就怕韓國舊事再現。秦國一應大軍調遣如先前所謀。”

對於燕國的投降之意,秦王政心中甚為不相信,或許燕王喜有這個想法,但對於燕丹,自己很瞭解,他根本不可能會有那般的投降之舉。

語落,眉宇之間,那雙丹鳳之眸微微眯起,深深的看向王翦。

“喏!”

王翦自然明悟,況且從大秦軍方的角度來看,更不希望燕國直接投降,否則,又一個滅國之功可就直接消失不見了。

“滅趙之時,隴西地動,其後更有北方蠻夷匈奴與大河以西蠻夷之國月氏,將兵二十萬欲要渡過大河,入侵北地郡。”

“武真侯領王書前往隴西宣撫平亂,百家受創,隴西之地為之肅清,北地郡長城之外,更是聯合蒙恬攻滅蠻夷二十萬大軍,兵力渡過大河,開河西兩郡,拓土千餘里。”

“所得牛羊不亞百萬之數,所得財物不亞兩百萬金,寡人甚喜,相邦,目下河西兩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