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九百六十五章 颶風過崗

“至於流沙,諸夏之大,何處不可去?”

流沙的未來,冷傲的黑衣男子一直很清楚,他們也是需要等待的,也是需要等待一個時機的,這次不慘和百家共謀,無疑自動疏遠百家。

是好事!

也是壞事!

諸夏畢竟很大。

******

“子房,你……回來了?”

齊魯之地,桑海之城,小聖賢莊,天下儒宗匯聚之所在,浩然之氣覆蓋,鼎盛嫣然,朝陽初起,群山之列,已然琅琅之音訊出。

臨近東部海域,俯覽而下,隨著這裡儒家弟子的逐步增多,小聖賢莊也是在不斷擴大,近年來,已經向著外圍擴張不少。

其內,亭臺樓閣,水榭嫣然,蒼翠林立,花意盎然,一條條蜿蜒有序的走廊之上,身著儒袍的男女之人論言典籍,縱論諸般。

雖然海域的涼風仍舊在不斷吹襲,可……入小聖賢莊內,已然被層層構造的建築攔阻,亭臺一處,一人靜坐其內,面前的條案上,黑白棋子自相交錯。

手持古卷,屈指一點,又是一顆棋子落下,隨即,有感一道熟悉的腳步聲走進,不由的抬起頭。

“師兄!”

青衫儒袍,束而冠,面如美玉,溫文爾雅,近前一禮,卻是歸於小聖賢莊的張良。

“坐,與我一盤。”

放下手裡的古卷,揮手間,條案上的黑白棋子歸位,對著張良一笑。

“是,師兄。”

張良神色不變,跪坐在條案前的蒲團上。

“還沒有放下潁川郡的事情?”

“你先吧。”

那人見狀,微微一笑。

“師兄莫不已經放下趙國之事?”

聞聲,張良頓時眉目一皺,手中動作未停,從右手邊的黑色棋盒內夾出一枚黑色棋子,落在面前的棋盤上,潁川郡之事,自己確實沒有放下。

然……師兄難道真的放下往事?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子房,你的心一直都不在小聖賢莊,所以有此牽掛,趙國雖亡,於我而言,雖可惜,卻……盡力,以秦之國力,當可一天下。”

“你所求,乃是謀秦,現在並非良機!”

亦是夾起一顆棋子,落於棋盤之上,子房是相當聰慧的一個人,若然真正的明悟透徹,當可真正的踏足儒家道理真途,那才是真正的不朽。

昔者,祖師孔丘見魯國之衰微,亦是無能為力,只能夠盡人事聽天命。

子房現在做的已經夠了。

欲要越人事,強力求之,只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今整個趙地都在秦國管轄之下,都在秦法之下,趙國的宗廟社稷不存,師兄……當真不在意?”

張良神色凝重,以師兄的來歷,竟然會說出這般話,實在是……令自己有些失望。

“在意如何?不在意又當如何?”

“趙地之內,萬千之民納入秦國管轄之內,秦法之下,郡縣管理,目下而觀,已然令那些民眾歸心,趙國之亡,非秦國之故,乃自身而亡。”

“韓國……莫不如此乎?”

那人搖搖頭,坐忘乾坤,俯覽天地,諸般道理滾滾而來,若論以前,對於秦國攻伐趙國,略有不滿,可……相對於秦國,趙國似乎更為主要。

趙王遷?

郭開?

韓倉?

有那些人在中樞之內,就算秦國不攻伐,趙國也會越來越衰弱,天下大勢,弱肉強食,此為天道,且秦國滅趙,並非殺戮,此舉甚合己心。

而子房,對於韓國的執念太深了。

目下而觀,韓國欲要復國,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就算是將來真的有機會,韓國……怕是也希望渺茫,畢竟,韓國的根基太過於淺薄了。

“師兄之言,秦國必可一天下?”

張良深呼一口氣,再次落下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