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迂政之亂

“辛勝認同李信將軍所言,目下秦國之一天下,同昭襄王歲月司馬錯將軍、武安君不同,大爭之世,攻城掠地之戰。”

“現在為一統諸夏之戰,更為長策也,若然燕國真的臣服,絕對是上佳之事,可燕國絕對不會自願臣服於秦國的。”

“三晉之地中,韓國與趙國先後歷經兵戈之戰,才納入秦國之內,辛勝以為,燕國也為如此,其餘諸侯國也是如此。”

李信如是道,少年之時,先入咸陽宮為衛尉,對於咸陽宮內的諸般政策有所瞭解,更是瞭解諸夏局勢之不同,否則,以秦國之力,何至於中樞定策數年。

箇中緣由,便是爭霸天下與統一天下的區別,爭霸天下的時候,秦國可以無需顧慮太多,只消兵多將廣,後續輜重足夠。

一統天下,不僅僅需要前者的一切,更是需要考量對於其餘諸侯國的統轄,對於日後諸夏的統轄,追朔上古數千年,典籍之上,並沒有留下任何可用之策。

是故……秦國上下不得不慎重。

“你等……甚佳,所言甚是不錯。”

“大王所謀便在於此,我等只需要等待便可,昔者司馬錯將軍與武安君東出,多攻城下地,且儘可能的損滅他國之力。”

“如司馬錯將軍破六國合縱,焚燬諸夏第一糧倉敖倉,武安君攻伐楚國,火燒彝陵,樂毅滅齊,盡掠齊國財貨……凡此等等,皆大爭之世兵家之典型也。”

聽二人之言,王翦面上為之歡喜,不愧是大王極為看重的將才,這份眼光已然是獨到。

隨二人先前之語,王翦也是說著目下局勢之謀。

大爭之世的兵家之爭,打起仗來,顧忌少,得利明顯,在同樣條件下好打許多,以如今秦國的國力若然碰到數十年前的趙國,絕對無需那般戰法,可以直接將趙國擊潰。

而李信剛才有一言說的很好,今日之燕國,明日之秦國郡縣也。

易水陳兵數十萬,將要攻打燕國,他日,燕國為秦國之郡縣,他們的財貨、土地、兵卒、民力……都將是秦國的。

自然不能夠無所顧忌的部毀掉。

是所以,春秋以來,戰國烽火,沒有任何借鑑,中樞之內不得不慎重至極。

“上將軍所言甚是!”

李信二人又是一禮。

身前之上將軍,如今堪為諸夏頂級將帥之人也,甚至於還要越武安君,儘管上將軍征戰以來,也有敗績,可大戰之時,從無敗績。

尤其是統帥數十萬之兵的爭鋒,先前滅趙種種,便是上將軍王翦所謀,待滅趙結束,秦軍損傷甚小,均為上將軍之功。

而大王與中樞決意令上將軍為東出大軍統帥,對於上將軍更為信任。

“大王與咸陽重臣欲以懷柔之意滅國,並無不妥。”

“……燕國諸般之謀,自毀也。”

正是因為爭霸與一天下不同,王翦連月來陳兵於此,一直等待。

中樞之謀,懷柔諸夏,燕國不經兵戈而臣服。

給諸夏一個垂範警示——只要各國能如燕國這般臣服,便可保留部分封地,以邦國的形式存留社稷!

策略並無不妥,中樞重臣之謀,王翦自認弗如,且大王並未調走他們,果然燕國有詐,直接攻伐便是,連月來,由著燕國斥候的秘密文書。

令王翦覺得,懷柔怕是不成了,對燕,終究一戰。

“果然接下來對戰燕國,於上將軍來說,怕又是一個難題。”

李信聞聲笑語,爭霸諸夏與一統天下固然不同,難度絕對大上太多太對,若如樂毅伐齊,他們根本無需過多謀略,直接橫推便是。

而他日燕國也要為秦國之郡縣,期時,攻滅燕國所有的兵卒,殺伐其民,那可就是自損秦國之力了,上將軍統籌燕國戰事,責任頗重。

起碼李信覺得,自己現在並沒有上佳之策,可以避免太多的傷亡。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