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於誰為師

“子明,可否於老夫一言?”

項燕擺手,對著殘劍看了一眼,身軀微側,行至小天明身前丈許開外,頭頂驕陽,沐浴其內,溫潤十足。

“果然秦楚現在交戰,楚國當有三敗!”

小天明薄弱的靈覺而動,一股股極強的壓力撲面而來,體表玄功隱現,卸去諸般,心中頓時有些不喜。

眼角的餘光看向旁側的殘劍大俠與飛雪女俠,感那個楚國項燕之問,眉目緊鎖,拱手又是一禮。

自己的身份,對方應該不知曉!

有儒家的弟子的身份,量項燕他們也不敢過分,待在咸陽宮數年,諸子百家也有了解不少,儒家當為勢力極強的一支。

“狂妄!”

“大父,那傢伙實在是妄言。”

未待項燕出聲,項籍便是忍不住了,先前說楚國沒有勝算,現在又說楚國有三敗,那你怎麼不去說楚國已經亡國了。

“諸般之言,只有說出來之後,才可辨別其中道理。”

掃了孫兒一眼,項燕搖搖頭,心性終究還未成熟,太過於毛躁,早知如此,就該讓他好好讀兩天書,靜一下心神。

“楚國有哪三敗?”

項燕再次看向小天明。

見狀,殘劍與飛雪二人相視一眼,只得陷入沉默,希望小天明不要說出什麼狂悖之語。

“楚國一敗在廟堂,秦國咸陽,中樞一體,國政大權聚攏,諸般文武要事如臂揮使,咸陽安穩,諸郡安穩。”

“楚國之內,國君手中無力,世族分化權謀,王令不出都城,難下淮南、江北,大力分散,此為一敗。”

小天明拱手又是一禮。

脆音流轉,在此刻空曠的楚營演武場中,說道密事。

“二敗呢?”

項燕神容未改,只是淺淺的笑意未曾消散,目光落在子明身上,又是一語。

“楚國二敗在計然,秦國有巴蜀千里沃土,府庫充盈,長平之戰可窺一隅,數年前,又有鄭國渠,數倍巴蜀之利。”

“足以支撐昔年數個長平之戰供給,且又有新佔的韓土、趙地,更為助力,反觀楚國,世族爭利,據傳,都城府庫早已空虛。”

小天明又是一言落下。

雖口中之語出,之前心中所隱約受到的些許壓迫之力不存,身軀上下暢然,將諸事娓娓道來,這些並不是秘密。

自己也僅僅藉助他人之言罷了,且楚國之內知曉這般事的很多,然……知曉是一回事,能不能改也是一回事?

“三敗呢?”

項燕面上一如先前。

不遠處靜立的項籍與龍且冷哼不已,目光深處,頗為不善的看向子明。

“楚國三敗在軍謀。”

“秦有護國學宮、中央學宮,每一歲,千人軍將入伍,只要護國學宮不落,以秦國之力,當有源源不斷的軍將柱石。”

“楚國之內,數十年來,唯有大司馬一人撐持,果然大司馬百年之後,楚國之內,誰可堪當大任?”

最後一語落,三敗之論出。

小天明歸於原樣,不在多言。

旁邊的殘劍與飛雪微微舒緩一口氣,這等論調不算驚駭,可……也非普通人可以說出來,於項燕將軍來說,估計早就心中有數了。

先前所擔心,就是小天明說出一些在咸陽宮聽來的驚人之言。

這三敗……楚國不是秘密,諸國也不是秘密,儒家在齊魯之地,應該也有分析,誠如是,二人相視一眼,點點頭。

“你之語……倒是有些法家士子的論調,原本老夫還以為你會說道楚國之內仁禮失常、國政不穩之類之言。”

“儒家之內,你於誰為師?”

演武場上,略有些許沉寂。

項燕沉吟熟悉,啞然一笑,再次看向面前的小傢伙,說的都很對,自己也不可反駁,只是……這三敗之論非儒家之象。

更像法家的論調。

當然,儒家之內精研法家的也不少,秦國現在的李斯便是一個,數年前的韓國韓非更是出類拔萃的一個。

果然有這般大才,自己倒是可以差人相請,楚國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正是用才之際。

qsh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