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八門金鎖陣

一側的鄭國好奇。

千長林風亦是好奇。

對於兵家戰陣,護國學宮內也有不少,但都是很簡單的,過於高深的沒有記載,雖有《太乙》殘卷,需要獨自領悟。

“不錯,是為八門。”

“此陣之妙,乃是在於以十萬魏武卒佈陣,生死輪轉不定,封鎖無窮,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大吉。”

“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大傷!”

“從杜門、死門而入,則必亡!”

“少將軍上次領軍入陣,可以退走,一則怕是對方戰陣演練沒有熟悉,二則,真要廝殺起來,對方也是損失慘重。”

“此陣以中樞運轉,調動八門,生死之門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想要將其破開,有些難度。”

聞大田令鄭國一言,章邯再次為之頷,卻是那般道理。

將八門金鎖陣的玄妙一一說道而出,單手在沙盤的簡略陣法上點動,詳細的敘說著,此陣……有些棘手。

無怪乎王賁率兵難以攻破。

若然不通此陣,怕是二十萬精兵都難以攻破。

“有何難度?”

既然章邯認識此戰,定有破解之法,王賁心中已經安穩甚多,想來就算有難度,也不會有太大難度。

“欲要破開此陣,須得親自一觀此陣。”

“若然陣法有缺,則破陣簡單,直接率領一支大軍,從生門而入,內部擾亂陣法,那麼……陣法必破。”

“若是此陣無缺,加上十萬魏武卒之功,欲要破開,須得以另外的兵家戰陣迎戰破開。”

章邯沒有說到具體的破陣之法,縱然都是八門金鎖陣,由著個人的施展不同,應對之策也是不同。

對於陣法的運用也是不同,每一位兵家之人就算掌握同樣的陣法,在戰場上運用的時候,亦是截然不同。

“《齊孫子》有語,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

“用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後,皆侍令而動,鬥一,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

“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車騎與戰者,分以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一在於後。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

“如今這八門金鎖陣不在其內,章將軍以為來歷如何?”

“那魏軍主將而今不顯,然能夠擺出此戰,應非無名之輩,是故……若知其來歷,則可方便多矣!”

王賁頷以對,對於八門金鎖陣,自己是不太清楚,不過……章邯說的也是極有道理的,需要親自一觀,才知曉具體情況。

自己少時便是熟讀兵書,尤其是《十三篇》、《齊孫子》,其內也有關於兵家戰陣的敘述,可是都太過於籠統,未能夠真正詳述。

不過……,諸般陣法想來無論如何變化,都逃不過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行之陣、雁行之陣、鉤行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

按照自己所觀與章邯所語,八門金鎖陣應該屬於圓陣中的一則。

“大抵諸夏間的精妙陣法,莫不出於三者:《占星》、《奇門遁甲》、《太乙》,陰陽家素來不予理會諸國征伐密,且傳承不為外顯,故而,非陰陽家之人。”

“而八門金鎖陣在《奇門遁甲》、《太乙》中均有提及,且千百年來,能夠一覽那般傳承的人不少。”

“不過,那人既然不想要我們知曉他的身份,章邯之見,應該是我們所認識的,而且還相當熟悉。”

章邯眉目微蹙,能夠施展出八門金鎖陣,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人的傳承不一般。

要麼與鬼谷有關!

要麼與數百年來的兵家大才傳承有關!

說著,搖搖頭,那人的身份不能夠輕易下判決。

“無論如何,而今章邯將軍能夠認出八門金鎖陣,來日一戰,當有所得,距離……大河的汛期不遠了。”

旁側聆聽的大田令鄭國為之一笑。

先前少將軍退兵,便是因為對於那般陣法陌生,未敢輕易下手,而今有所得,自當來日兵戰,一戰擊潰對方。

再不行動,大河汛期一至,接下來欲要施展水攻之法,可就要受到不小的影響。

“傳令,本將要在幕府設宴為章邯將軍接風。”

“明日鬼谷蓋聶先生至。”

“如此……,後日出兵,一戰破敵。”

王賁近日來的愁容緩解不少,雖說求援於咸陽,略有不妥,但大局而觀,須得如此,否則,耗盡手上兵力才擊潰眼前魏武卒方針。

那時,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滅魏之功……也落不到自己頭上,那更非自己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