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必遭天譴

論及公子無忌。

唐雎輕嘆一聲,眉宇間掠過一道久遠的沉思,三十年前,趙國邯鄲之戰,自己也曾跟隨公子力戰強秦,其後更是隨同公子兵臨秦國函谷關外。

兩戰之力,自己都曾參與!

那段歲月,是魏國自惠王以後,最為聲名顯赫諸夏的歲月,公子無忌更是隱約為諸夏四大公子之。

公子在魏,諸夏諸侯未敢謀魏!

直至公子不存,魏國都一直安穩無憂,惜哉,公子之後,魏國局勢日漸沉衰頹,乃至於……淪亡,而今,距離公子無忌不存才十餘年罷了。

“哈哈哈。”

“此言差矣。”

“本侯倒是覺得,諸夏諸國中,昊天最為垂青的就是魏國。”

“昔年,三家分晉地,而魏國獨佔中原繁華,豈不如此?”

“隨後,文侯、武侯、惠王一霸,豈不如此?”

“甚至於魏國之內還走出瞭如商君、張子等的乾坤巨匠之才,若非魏國土地肥沃,豈能有那般之靈傑人士。”

“更別說,在魏國國事傾頹數十年後,還出現魏公子無忌之人,果然不是昊天對於魏國的垂青?”

對著唐雎看了一眼,周清朗朗一笑,

中原之地!

魏國佔據許久,諸般天地靈韻匯聚一身,數百年前如此,數百年後仍舊如此,百家風華盡在其內,每一年,都從其內走出大量的有才之人。

當然,魏國不用,非昊天之罪!

天予之,拂取?

奈何!

“武真侯……過譽也。”

“果然昊天垂青魏國,何有魏國今日哉?”

唐雎神容未改,只是輕輕一笑,再次對著上一禮。

看著上那年輕至極的秦國徹侯,其人堪為秦國中樞內權位僅次於秦王嬴政之人,儘管出身於道家天宗,可軍略文武,無所不通。

入秦十多年,登位徹侯!

更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未有者!

毫無疑問,若非秦王嬴政對其極為信任,其人絕不可能在這等年歲登位徹侯!

更不可能成為秦國之內唯一一位既是軍中領軍上將軍,又是中樞丞相的重臣,無論是官職,還是爵位,都是秦廷內一等一的存在。

安陵國,蕞爾小國,方圓不過五十里,乃是魏國的附屬之國。

近月來,魏國被秦將王賁圍困,安陵國縱然想要助力,也是無用,何況,稍有不差,便會引來滅國之禍。

是故,安陵國上下,更是不敢有任何動靜,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秦國滅韓,乃是韓國數十年來謀秦,無論是長平之戰,還是助力大周牽制秦國之策,亦或者水工疲秦之策,乃是取死之道。

秦國滅趙,乃是數十年來的兵戰之仇!

秦國攻燕,乃是燕丹謀秦,刺殺秦王嬴政,罪及社稷!

秦國滅魏,乃是韓國為亂的時候,魏國為之助力,被秦國覺,乃有禍事。

一應諸般,秦國東出,必有大義加身,這也是千年以來,諸侯國相互征伐之中的必備之謀,安陵國雖為小國。

可終究是魏國的附屬之國,果然秦國滅安陵國,不費吹灰之力!

可安陵國實在是沒有什麼罪過,若然因此而國滅,唐雎不甘也!

“儒家《易》上有語: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譴。”

“左丘明亦是《國語》有言: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