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三百易之?

衛國能夠做到的事情,安陵國也可以做到,且安陵國身為魏國附屬之國,更能夠對三晉老世族有較大的影響力。

“濮陽衛國,可以有存,卻是大秦懷柔彰顯。”

“然也是衛國有那個價值,一則為殷商遺民之國,贏秦先祖也是殷商之臣,二則,商君變法強秦,不世之功,文信候呂不韋雖擅權,可終究亦是有大功。”

“衛國故而可以安穩存續,且……只要衛國沒有大罪,則本侯以為,與國同休亦是有這個可能。”

“然……老者所言安陵國之存續,雖有大義大禮,可……本侯覺得,還少了一些東西。”

“果然安陵君可以應下本侯所言的那件事,那麼……,本侯這裡可以允言,會親自上書咸陽,說道存續安陵國之事。”

對著唐雎看了一眼,周清也是從木案後起身,雙手揹負身後,踏步出列,行至廳中,旁側的弄玉亦是起身,下左右之人,也是盡皆起身。

“武真侯儘管言語!”

唐雎神色微動,又是深深一禮,不知道武真侯所言是何事。

期時,與唐雎同行的其餘諸人亦是大喜。

果然武真侯願意上書咸陽,那麼……一個小小的安陵國,絕對可以存續的,因為安陵國實在是太小了。

而秦廷武真侯的權勢地位不需要懷疑。

他若是肯親自上傳文書,那麼……安陵國絕對存續。

只是……不知道武真侯所言何事要安陵國所為,安陵國弱小,大的事情,估計也做不出來,一時間,一道道目光看將過去。

“安陵國可以存續!”

“可安陵國之地,大秦接下來會使用。”

“所以……,本侯以為,秦國關外數千裡之地,可以找尋一處土地,安陵君與安陵國之人可以遷移至那裡。”

“甚至於,本侯還可以允諾,期時在秦國關外之地,安陵君會得到三百里的補償,讓三晉之老世族更能夠看到秦國的誠意。”

“老者以為如何?”

周清沒有左顧而言他,沒有那個必要。

對著安陵國與國內之人,今日自己見他們,已然是足夠的恩典了,果然能夠應允自己這個事情,那麼……存續還是可以的。

至於,安陵國在鄢陵之地的中樞戰略之地,要讓出來的。

否則……,大秦無需理會那些三晉殘留老世族,或許會令那些人心中更加生出仇恨之心,可……歲月長河一觀,那可不是很容易解決的。

唐雎之言,只是緩解,只能是有些作用。

“這……,遷移安陵國於秦國關外?”

一時間,整個廳堂內,再次為之淺淺的寂靜。

唐雎那先前帶有一絲希冀的神容上,伴隨著口中低語喃喃,陡然間……為之一滯,而後眉目緊鎖,直盯盯的看向秦國武真侯。

自己雖老!

可並不糊塗。

秦國武真侯能夠說出那般之言,怕是已然看到接下來安陵國所處之地的緊要,臨近鴻溝,直往南下,可以直達楚國壽春之側。

秦國意欲一匡諸夏,那麼……秦楚之間,絕對要有一戰,安陵國無論如何似乎都避免不了。

可……遷移至秦國關外,並非唐雎所願。

安陵國之所以還是安陵國!

那是因為……安陵國所在之地是先前的魏國之土,那是魏國先王的賜封,故而土地雖小,國力雖弱,卻意義非凡。

果然遷移至秦國關外,則一切均不同了。

安陵國還是那個安陵國嗎?

更別說,秦國先前就有那個例子,鬼谷張儀欺騙楚國數百里之地,以至於楚國懷王都為之身隕。

一如現在的衛國,雖然還存在,可國祚已經從濮陽遷移至野王了,如此……衛國雖還是衛國,已然不是最開始的衛國。

那個結果!

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