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大秦陽滋

然……一朝之間,竭力反秦?

若言他是一時而決斷,絕對不可能,此舉定然早有所謀,甚至於當年秦趙之戰的時候,他便有那個心思。

秦趙之事,自己並未處置他,他卻不知體會自己之恩,仍舊如此……實在是可惡,實在是該殺。

“昌平君反秦入楚!”

“大王實則無需那般盛怒,熊啟為大秦相邦多年,雖知曉諸般隱秘,可……果然兩國實力相當,戰場之上形勢焦灼,或許有用。”

“眼下,待第二次滅楚大軍趕至,楚國當亡,縱然知曉秦國所有的事情,也是無用。”

“熊啟之為,不明大勢,實則自取滅亡也。”

熊啟!

這個時候反秦入楚?

在周清看來,是一個相當糟糕的決定,如果提前五年,或者提前十年那般做,說不準楚國能夠有所作為?

但也說不準。

五年之前、十年之前的楚國更亂,春申君、李園、負芻、三戶爭鋒不斷,熊啟縱然入楚,沒有強力支撐,也難以成就大勢。

偏生他這個時候反秦入楚,周清覺得於其人來說,他不會看不到那個結果,可……他偏生做下了。

那就有意思了。

也是和韓非一樣的家國血脈牽掛?

韓非的事情,周清現在仍舊記的很清楚,那個才華橫溢之人,掙扎在新鄭廟堂之中,三上《強韓》,未有所得。

入秦未獻一策,新鄭以身殉國。

歲月長河中,熊啟的結局不過那般。

“寡人最恨背棄之人!”

秦王政將手中之酒一飲而盡,重重的落於案上。

對於熊啟,他雖犯過錯誤,然……自己先前已經不追究了,只要他好好的為大秦一天下出力。

將來封侯、重爵,都是可以給予的。

誰為大秦的肱骨之臣,秦王政心中一直很清楚,一直都有衡量,偏生這個時刻,熊啟反秦。

“熊啟之事,不為大患,與接下來的秦國來說,項燕率領過四十萬的大軍駐守再淮水以北。”

“那才是大患,若然擊潰項燕,遣一隊兵馬,便可將熊啟擒拿。”

周清隨意品味著尚食坊的手藝。

還不錯。

能夠入尚食坊的人,必然有一定的基礎水準,有了做法之後,許多東西都可以很快的做出來,很快的完善出來。

王兄憤恨昌平君熊啟之心,自己明悟。

可相對於兩國之爭,熊啟現在還沒有特別強大的作用。

大爭之世,已經不存。

現在是一天下大世。

“嗯,楚國大司馬項燕!”

“他能夠連通熊啟,的確有些本事。”

“過四十萬的大軍,怕是楚國之內幾近傾國之兵了。”

秦王政頷,於熊啟……乃是一人之恨。

於大勢而言,他的確算不上最為重要的。

聞王弟之言,語落……楚國的局勢這幾日自己收到許多文書,都有明確瞭解了。

以楚國現在的國力,調動過四十萬的兵力,怕是項燕手下的精銳,淮南的守備之軍,老世族之力都有大半落在其上。

終究楚地之民甚多,七國仍存之時,楚國之民乃是第一。

“論兵力數量,堪為大秦東出以來,碰到最多的一次,上將軍攻燕之時,雖也有過四十萬的大軍。”

“可那都是烏合之眾,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