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呂氏不韋(一大章不分了)

秦國東出平定諸國。

藍田大營全體將士過四十萬!

再加上東出過程中收攏的降兵降將,數量會更多。

關鍵平定諸國的過程中,並沒有損傷太多,加起來也就過十萬餘,這等代價相對於平定諸國,實在是不值一提。

兵士少有損傷是好事。

如今卻成了一件難題。

參與東出滅國,將士盡皆有封賞,十八級高爵以上的人不多,以下的人卻是不少,他們身上盡皆有封賞。

由國府統轄頒佈公告,得到賜封的足足有數十萬人。

而且其中大量的爵位匯聚在十級上下,在民爵、官爵上下襬動,那等爵位,平均一人要有將近十頃的土地。

還有額外的宅子。

再加上王兄的恩寵。

就算把整個關中的地分完,也不夠啊。

何況,自昭襄先王以來,已經有一代代老秦人被賜封在關中,關中如今存留的土地並不多。

可是又不得不賜封!

那就形成了麻煩。

“春秋以來數百年,諸夏之人並無太大增長,反而歷經一場場大戰,實則有些削減。”

“數百萬頃之地,相對於廣袤諸夏,並不大。”

“就是老秦人不願意離開關中,不願意出函谷關罷了。”

想要將這個問題解決,實則很簡單,就是將一位位老秦人得賜的田地落在函谷關外,落在山東諸地。

整個諸夏,南北西東近萬里,區區數百萬頃,乃至於千萬頃土地都不算什麼。

問題的根源沒有解決。

從案後起身,看向自上走下來的王兄。

“關中才是老秦的根基之地啊。”

秦王政亦是感嘆。

如今秦國統御諸夏,可就算是自己,都覺得關中才是最為踏實的地方,因為對於山東諸地,自己除了韓國、趙國以外,都沒有踏足過。

對於那些地方很陌生。

連自己都這般感覺,何況老秦人。

然而,關中、隴西已經沒有太多的土地賜予老秦人,那也不是自己想要的,老秦人才是自己真正的根基。

“蒙毅,你覺得如何?”

“該怎麼處理?”

興樂宮廳殿內,並無外人,國府王綰正在謀劃一樁樁大朝會的章程,廷尉府也是一樣。

周清手持文書,看向臨近亦是起身的長史蒙毅。

“大王!”

“郡侯!”

“此事實則非現在出現,從秦國滅趙之後,就有些出現了,一戰而落,因軍功得封者甚多。”

“關中僅存的一些土地也封賞於他們了。”

“如今只是更加明顯罷了。”

“欲要解決,如郡侯所言,關外、山東都有大量的無主土地,蒙毅以為,是否可以以關外、山東之地數倍增之,以利誘之。”

“令老秦人自願前往關外。”

方正孔武的神容上,蒙毅先後一禮,順而將自己所想道出。

在大王面前,若有思緒,當有落下,否則……並不為大王所喜,待在大王身邊多年,這些還是知道的。

“這是最好的解決之法。”

“也是最難的解決之法。”

秦王政雙手揹負身後,看向蒙毅,此法自己當然知曉,甚至於早先就有施行,讓老秦人儘量選擇關外之地。

可是……效果上不為明顯。

甚至於中間還出了不少亂子,老秦人立下軍功,得了爵位,身份尊貴,當地的官府也不好處理。

許多事情都是咸陽令親自處理的。

老秦人吶!

“難易本就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