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最佳辯手

那些博士之人,實在是……一群不足於論之人。

周清自顧自的坐於案後,時不時喝著涼茶,滋味還行,至於封建、郡縣之論,不是一時片刻就可以定下的。

今日大朝會,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那些博士所推崇的眾封建之論。

同相邦王綰所推的封建之論並不同。

果然任由那些博士之人繼續論述,周清覺得王綰都要出面和那些博士論述論述了,實在是豎子不足與謀!

“陛下!”

“秦滅六國,天下初定,諸國流亡之人仍為隱匿諸夏間,以期伺機而動,復辟宗廟,大勢而論。”

“果然只是韓趙魏之地亂象,則關外之地直接出兵,便可將其鎮壓剿滅。”

“然燕國、南楚、齊國卻甚遠,都是一兩千裡之外,果然有不測之事,則咸陽不能夠有及時的對策應下。”

“往來文書都需要七日以上,而要事之時,七日足以變換天地,頗有鞭長莫及之感。”

“此事,同大周滅殷商之初類似,故而,大周賜封王族近臣拱衛邊疆,以為穩固,大秦欲安天下,當封建分治。”

“分封陛下諸子為封國諸侯,鎮守燕地、齊地、楚地、江南、河西之地,則可以安定天下。”

“此為大秦久遠之計策!”

相邦王綰如是道,述說自己對於封建之論之語。

自己之心並非私心,乃是為大秦長治久安計謀。

諸夏間,諸國復辟之人仍有很多,春秋以來,戰國亂世,想要將諸國的痕跡完全抹除,不是十年八年可以做到的。

那需要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

才可以功成。

數十年的時間,必須給予穩定的治理那般地方。

韓趙魏三晉之地,咸陽這裡的大軍頃刻而至,燕地、江南、河西呢?

果然那些地方生動亂,必然是大亂。

郡縣一體,那些地方根本不能夠做出有效的對策,需要咸陽這裡給予文書落下,甚是耽擱時間。

故而,在那些邊遠之地,封國諸侯,很有必要。

聞相邦之論,始皇帝陛下居於帝座,只是聽著,唯有言語落下。

“相邦此言差矣!”

雖王綰語落,文武重臣區域,走出一人。

上卿姚賈,堪為高爵,正殿之內,有屬於自己的木案,儘管不是最前面,行至殿中,對著始皇帝陛下、相邦先後一禮。

“上卿有何高論?”

王綰掃了姚賈一眼,輕緩道。

“陛下!”

“相邦!”

“諸位大臣!”

“戰國亂世以來,天下卻有兩種制式,一者封國諸侯,二者郡縣一體,相邦所語,卻是將大秦兩分。”

“韓趙魏一種制式,燕國、齊國、南楚一種制式,諸夏一統,偏偏又一國有兩種制式,豈非政出多門而混亂?”

“更有一點,相邦以彼此相距遠近作為劃分制式準則,燕國、齊國、南楚相距咸陽甚遠,大周之亂在前,果然那些地方封國諸侯自亂呢?”

姚賈言語逐步凌厲許多。

與相邦王綰所言得秦國制式兩分,給予堅決的不滿,給予辯駁著。

聞其言,左右群臣為之頷,上卿姚賈之語,不無道理,可是……相邦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

都有一定的優點。

也都有不小的缺點。

“上卿如何這般急躁也?”

“陛下,諸位大臣。”

“老夫所言,乃是於諸夏採取因時而變、因地而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