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大秦五年規劃

法術勢三者歸一,把握二柄,權勢在握,雖有三公九卿,仍為……大小要事決斷。

尤其還在新歲這個關卡,四十二郡、三公九卿大小事務盡皆呈上來,換成自己,早就頭大了。

三公必須負有責任。

“哈哈哈,雖累……朕喜歡這種累。”

“朕為天子,本該如此。”

嬴政擺擺手,笑語道。

這是自己的責任,是屬於自己應該做的。

雖累,可是觀……諸夏四十二郡縣、千萬之民隨著文書而動,那種獨屬於天子的感覺便是生出。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天子印璽就是如此。

“倒是你……,護國學宮抽調百人,中央學宮抽調百五十人,這可是兩百多人了。”

“調遣入江南,也是不小的手筆。”

嬴政停下手中的動作,離開帝座,說道兩大學宮的要事。

一共兩百五十人,佔據今歲兩大學宮畢業的八份之一。

若是按照先前的四十二郡分配比例,江南之地頂多分走兩大學宮五十人左右,是不是有點多了。

不僅如此,還準備持續三年,也就是七百五十人!

“陛下,玄清此舉,可是在為大秦鍛鍊人才。”

“猛將必於卒伍,宰相必起於州部。”

“此意並非表面,而是身為丞相,身為相邦,要有足夠的閱歷、資歷,才能夠承擔重任。”

“江南之地,就是一處相當好的鍛鍊之地。”

“果然將兩大學宮最優秀的學員落下關中、中原,玄清反而覺得是一種浪費,治理那些地方,普通的學員就可以做到。”

“反而是江南之地、隴西之地,更需要他們。”

“果然歷練出來,將來必然成棟樑之才!”

周清亦是笑語而應。

“郡侯也通名家之論?”

聞皇弟此語,道理雖說是那個道理,可……細細思忖,又不是那個道理,頗有點名家的詭辯之術。

“莫不玄清所言不對?”

周清不予爭辯。

這個道理很對的嘛。

“哈哈哈,算你所言為真。”

“算你還知道只定下三年的時間。”

嬴政大笑。

江南之地,三年七百五十人,兩大學宮還是有這個力量的,大秦原有的疆域內,所需學員不算多。

主要為山東諸國舊地,那裡才是急需學宮學員所在。

“陛下,數月來,諸般文武軍政要事,當已有定論,策略,何以近日來還這般操勞?”

指著上案上明顯增多的文書。

周清也是有些奇異。

臨近新歲,自然大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