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秦時小說家 第二零一一章 通武侯

非所願!

若是調往王賁麾下,怕……又會令軍中出現盤根錯節的情況,東郡的軍團……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

“王離!”

“調往王賁麾下……是否有些歷練不足?”

周清緩緩道,於皇兄之言……有所思。

不難理解深意。

有些事情,未雨綢繆比較好。

“嗯?”

“郡侯以為王離應該繼續在九原?”

嬴政略有一絲訝然。

“陛下可還記得玄清和陛下說過的一項軍中軍事之法。”

“帝國之軍分駐四方,卻並不一定永遠的駐紮四方,時不時調動一下,效果會更好。”

“如今護國學宮那邊走出的學員,不少都為軍旅少壯,再過些年,就可承擔大任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士和將領,才是常法。”

周清提及一件事。

這件事以前和皇兄說過,就是……現在並未落下。

為了防止軍中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這種方法還是不錯的,前提是執行到位。

如果執行不到位,再好的策略也無用。

軍將在一地,停留五年、十年就足夠長了。

就可以調往另外的地方,順耳,將原先的一些人打散。

如此,也能夠預防一些事情。

有備無患不是?

就算是數千年後的歲月長河,也是如此。

“郡侯之意,先將王離放在九原歷練,將來落在東郡也不遲?”

嬴政有所思。

皇弟的確和自己說過這樣的法子。

每隔五年、十年將一處處駐軍的將領相互調遣,如此,既可以防止一下做大之勢,也能夠令軍將得到更好的鍛鍊。

畢竟,如今帝國四大軍團、諸多駐軍所面臨的情況都不一樣,見識諸般才可以歷練更多。

“可以如此。”

周清點點頭。

“郡侯所言有些道理。”

“既如此,那就歸於原位,仍為蒙恬調遣。”

“近月來,蒙恬那邊又傳來訊息,因武成侯之事,匈奴那邊有些動靜,想要南下,很是有些蠢蠢欲動。”

“北胡!”

“朕……早晚將其徹底滅掉,徹底了結北方胡族千百年之患!”

嬴政踱步殿中。

皇弟先前建言不錯,那就採納為好。

而且皇弟所言的法子,接下來可以令國府落下一個具體策略,的確,達到一定層次的軍將還是四處走走為上。

長久的駐紮在一地,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