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飲星河 第二十二章 擁抱未來

“到此傷心無一語,對君唯有淚相酬”。

此乃以血書者,沈錫慶的傷痛之言。

今天終於看完《沈錫慶日記》。

似乎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子夜時分,竟也無話可說。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無可厚非。

然,人非草木,生老病死,孰能無情?

無奈,看另一本書。

李漁的《閒情偶寄》。

他是個罕見的才子,同時,也屬於命運多舛之人。

看看他的介紹:原名仙侶(想起了呂洞賓),字笠鴻(想起了獨釣寒江雪)、謫凡想起了謫仙太白,號天徒,笠翁。

由此可見,真隱士之心。

寒窗苦讀十餘載,然恰逢明末清初,時局動盪。求取功名之路,化為泡影。

奈何啊?生不逢時,造化弄人。

順治三年(年),清軍攻佔金華,“三日人頭如雨落”。

走投無路,歸隱田園,自喻為“識字農”,建造“伊園”(想起了伊甸園)。

帶領村民,在村口,修建了“且停亭”,並題聯: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淨且停停”

後因為無權無勢,在訴訟中受氣,去往杭州展。

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舉步維艱,處境尷尬,開啟了戲劇創作的道路。

後因為他人假借他的名氣寫戲劇,影響生意,舉家遷往南京。

他和蒲松齡是好友,

還跟曹雪芹的爺爺成了忘年交。

熱愛旅行,“三分天下幾遍其二”。

他的及時行樂思想別具一格:

康對山的房子離墓地不遠,客曰:

“日對此景,令人何以為樂?”

對山曰:“日對此景,乃令人不敢不樂。”

厲害了。

還有“退一步”行樂法:

想象比現在更差的境地,一比較,就現自己很幸福。

就是多想想自己有什麼,少琢磨自己缺什麼。

然後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

有一次,當他去採集昆蟲之前,去諮詢一位昆蟲專家。該專家的建議是:

“不要沿著別人走過的路;最好徑直踏入森立,開闢自己的道路,這是最好的採集方法。”

不光如此,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很多情況都符合這個道理。

接下來的是王小慧的《我的視覺日記》。

序文中提到了一句德國成語:

“困境造就美德”。

《吉城日記》中提到《夜雨秋燈錄》,名字很好聽。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裡的土,應該是貶義,查詞典,土有灰塵的意思。

是不是說,小人注重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榮華富貴。

“元氣為舟,微風為柁“。

意境很深,有種遨遊宇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