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鐵血雄鷹 第三十三章 參觀魯中

其實不是每座坑道條件都那麼好,只有幾個地方條件比較好,而且那些條件好的地方,都不是軍官住所,而是招待所、野戰醫院等設施。事實上在這裡官兵平等,能夠享受好待遇的只有客人和傷員。

入駐進洞『穴』之後,當天肖柏就陪同美國人,對這裡的坑道設施進行了參觀。

“真是偉大而奇妙的工程啊!難怪,我們在貴軍的根據地裡,看起來那麼和平,就好像沒有戰爭生一樣!原來是這些工事群,擋住了日本人!”埃德加驚歎道。

確實是這些工事群,阻擋住日軍的攻擊。日本人在魯中山區損兵折將,於是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對這些資源貧瘠的山區進攻。雖然肖柏的“『騷』擾”讓日本人受不了,但現在日本的大戰略計劃,就是“以戰養戰”,他們需要從中國獲得資源,去維持太平洋戰爭。至於一個威脅他們華北“治安”的肖柏,也只能無奈的當成“沒看見”。

當年日軍兵力已經不足,留在中國的軍隊,除了部分老兵油子,很多都是新兵。大多數的精銳部隊,都被迫遷往東南亞。

參觀了坑道之後,埃德加他們又參觀了肖柏在魯中的工廠。

這裡的兵工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有修理槍炮的工廠,有利用回收子彈殼生產子彈的工廠,有生產**的工廠。除了兵工廠之外,還有肥皂廠、被服廠、食品加工廠和土鋼鐵廠等工廠。

回到“招待所”,接待美國人的,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晚餐有臘肉,有香腸,有微山湖的鹹魚和醃野鴨,還有土豆燉牛肉等。

用完了晚餐,肖柏他們就讓美國人好好休息,自己同王梓涵和李振華等人退出。

埃德加洗了澡之後,對放在床頭的一份《魯中日報》很感興趣,於是拿起報紙,看上面的新聞報道。

報道上寫著日軍在中國已經陷入了窘迫的地步,他們缺少吃的,只能出來搶糧。但是因為敵後抗戰的展,使得日軍搶糧隊經常是“無功而返”。日軍在南方和東南亞的進攻,他們模仿遊牧民族,軍隊出擊,根本就沒有攜帶足夠的食物,都是“就地取材”,到處搶劫。其實現在的日軍,在伙食方面,甚至還不如八路軍。

根據一些被俘的偽軍交代,日本人現在連他們最愛吃的大米都無法保障,他們往往只能吃夾雜了紅薯和南瓜的雜米飯,或者是夾雜了高粱等雜糧。就這樣,他們還無法保證每一名士兵吃飽。

至於蔬菜,一天最多吃到一次。至於肉食,更是難以見到。

埃德加看了報紙,又把報紙遞給白修德“您看看這份報道吧!或許,這對於我們將來的戰略政策有幫助。”

白修德接過報紙,看了報道之後,很是疑『惑』的說了句“日軍的後勤保障又那麼差嗎?如果真如中國人說的那樣,他們怎麼打仗?”

“我想是真實的!”埃德加說道,“日本人向來就是以戰養戰,他們佔領滿洲地區,目的就是要在世界上稱霸。現在肖將軍提出,要進攻東北,那樣將會減輕我們在太平洋上的壓力。我覺得,肖將軍的話有道理。”

白修德說了句“我覺得,這肯定是肖柏為了爭取我們的援助搞的假報道!要問清楚,看樣子,得要問一問日軍的俘虜。”

“不過,他們的新七軍好像沒有俘虜日本人的習慣。所有的日本人,只要落入他們的手裡,都會被殺死。”

“難道一個俘虜都沒有?”

“應該是沒有,我們明天去問問。”埃德加道。

次日一早,埃德加見到了肖柏之後,就提出說,自己想看看,這裡有沒有日軍俘虜。

肖柏當然明白美國人的意思,其實昨日放在美國人床頭的報紙,就是肖柏授意讓報社的工作人員印的。事實上,肖柏所說的也是真實情況。當年的日軍,因為後勤保障的落後,他們身上攜帶的食物很少,從來都是模仿遊牧民族那樣,打到一個地方,就搶劫到一個地方。結果,日軍到了東南亞之後,那裡不像是中國,有食物讓他們搶。日軍到了東南亞那些島上,一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

肖柏笑著道“埃德加先生,要日本俘虜,那還不容易?我們隨時可以去抓一個來,讓您詢問。”

白修德說了句“聽說你們平時抓住日本人,都是就地處死,這是違反國際法的。”

“違反國際法?”肖柏怒道,“你們應該問一問,日本人當年在南京的時候,他們遵守過國際法沒有!”

喜歡鐵血雄鷹請大家收藏鐵血雄鷹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