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六十一章 鯰魚村的發展

集體農莊是蘇聯特有的農村模式,既然到了蘇聯就必須按照蘇聯的生活方式生活。

政委重新掌管部隊生活後,整個鯰魚村亦是按照軍事管制生活,所有的居民都要為軍隊出功出力。當然,村民有限的私有財產也要得到充分保護,公共財物則由軍隊保管。

關於未來的生產生活,部隊必須建立一套新的秩序,以適應這場戰爭。

楊明志沒有提出什麼家庭聯產承包這種過於前的生產方式,他是一個聆聽著,怎麼種糧食還是大家商量著來。

福明是外來者,不便於對身處白俄羅斯的這些朋友說三道四。

其實大家的意見也很統一。繼續按照斯大林定下的政策,集體農莊的生產照舊,現在增加一項軍人屯墾。

“在冬季來臨之前,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開墾一些土地。固然土地質量不怎樣,它還是可以種土豆的。每一名士兵盡其所能砍伐樹木開墾土地,每個連隊都要有開墾指標。”楊明志如此建議。

“這樣可行麼?我們的戰士很多是不會種地的。讓他們翻鬆土地倒是沒問題。”耶夫洛夫並不看好自己的戰士們。

“不試試看怎麼知道,我們不能全部依賴友軍的補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前幾天咱們已經在開墾土地了,這次我們要全體動員。”

“機場呢?人們都開墾農田種土豆了,機場怎麼辦?”

楊明志拍拍腦門,進入沼澤以來部隊在進行大量的土木建設,為的就是更快的把根據地建設好。人力資源太寶貴了,現在確實人手不夠。楊明志無奈的說道“儘量開墾,多種地,這樣到了以後我們也更好過一些。”

鯰魚村繼續忙活,更多的人進入樹林砍伐高大的杉樹,大量的木材是極佳的建材,很多木質建築在樹林中拔地而起。楊明志很期待的大食堂也建設了多個,這樣吃飯的問題,大夥就不必待在戶外。

進入沼澤後還沒有下過一場雨,戰士們一點也不喜歡雨,尤其是在他們的宿舍建成前。下一場雨或許很快就到了,楊明志知道今年的秋季雨水會特別充沛,沼澤地這裡情況或許更糟,必須做好防澇措施。所以戰士們的宿舍大多建設在海拔高一點的樹林中,不少戰士已經在宿舍周圍開墾了一小片土地,這用於種植一些蘿蔔之類的蔬菜。

時間已經進入八月份,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他在右岸烏克蘭的戰鬥中指揮得當,德軍在正面進攻基輔的戰鬥中損失很大。基輔方面也獲得了一點喘息的機會,這下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加固防禦,包括把後備兵力多向南方派出一部分,畢竟那裡的德軍攻勢很猖狂。

烏克蘭的戰役結果究竟是怎樣的,楊明志不敢說這次依舊是蘇軍的慘敗,揹負擾亂軍心的罪責,自己可擔待不起。

契卡姑娘耶蓮京娜很注意軍隊計程車氣,她工作的時候就是一個女強人,只有夜裡了,她才會展現出一絲女人味,說話也會溫柔些。

傍晚,楊明志擦拭著自己的武器。**沙衝鋒槍,好槍需要保養,現在槍油比較充分。

不遠處,一架運輸機停著,因為機場已經修好

經過戰士們的不懈努力,很多人甚至也凌晨也在加固加長飛機跑道,正是這樣加班加點的工作,重要的機場才能建成。

沼澤地出現了一個可以起降兩三架運輸機的機場,這個戰略意義已經頗為重要。

“如果我們在沼澤地建立一個觀察哨所,如若德軍從那個方向進攻,我們將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預警。”參謀向基爾波諾斯建議。

作為司令官的他當機立斷,“就按你說的做。補給物資繼續向那邊送,再派遣一些政治委員,要保證沼澤守軍的戰鬥力。我們甚至要送給他們一些重武器。”

一支二十人的特遣隊登上了飛機,他們伴隨著很多物資向沼澤地飛去。

這些人順利抵達鯰魚村,會議也剛剛結束。楊明志自己削著一塊白蘿蔔,坐在木屋前的木墩上。

楊桃這姑娘正在搓洗衣服,她的鐵盆也是隨著軍機運動來的,甚至他們還送來了一些肥皂。

“小桃,你不用太努力,當心累著身子。”楊明志關心道。

“不累!給丈夫洗衣服,應該的。”

楊明志聳聳肩,這麼賢惠的妻子可遇不可求。她的分揀彈殼任務已經結束,這樣女兵們又要開始訓練了。

這段日子,切諾比的送貨隊抵達沼澤外圍,鯰魚村的村民用小船,一點點的把他們送到的物資運走。由於沒有橋樑,6路運輸隊非常頭疼,只好把物資卸到河邊就算完成任務。

他們送來了很多彈藥,其中子彈居多,至於重武器,這裡有十門迫擊炮和二百枚炮彈。楊明志檢查過,這些都是些小口徑的武器,比起繳獲德國人的那些,威力上差了一大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