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一百三十四章 猶太逃亡者說

鐵匠村私自分了補給這件事簡單的解決,給予他們的處罰看起來很輕——對於普通的分了物資的人,把東西拿出來便沒了罪責。

責任最大的依舊是裡固施科夫,現在他被迫任命做一名軍火生產的負責人。村民卡維茨基擔當了新的集體農莊的村長,部隊的一名政委拉蒙斯基則被派駐到這裡。

透過三天的蒐集,能找到的物資都被統計。鐵木辛哥提供的空中補給,解決了五千人的冬季軍裝問題。空投的麵粉也解決了部隊一定時間的吃飯問題。

楊明志在整個部隊中恐怕是最博學的,他龐大的知識儲備令妻子楊桃咋舌。他並不是科學家,至少還是知道普通人每天需要多少卡路里支援生產生活。

十月一日,楊明志還待在鐵匠村這裡。糧食的統計結果出來了,非常糟糕,一些麻袋掉進了沼澤泥塘,浪費了很多面粉,即使這樣還是有過三十噸麵粉平安的運抵。

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17oo大卡的熱量,如果是有重體力運動的,則過21oo大卡。士兵加強訓練,每個戰士必須保證一天2ooo大卡的供應。

根據蘇軍1941年九月二十二日頒佈的每日伙食配給標準,冬季戰鬥人員每天要吃九百克的麵包和蔬菜八百二十克。蘇軍把土豆歸類為蔬菜,其實完全可以當做主食。

楊明志的部隊伸出敵佔區,他們不知道蘇軍改了伙食標準,因此他還是執行的老一套。

“每個戰士每天得吃五百克麵包和一公斤馬鈴薯,目前軍人就按照這個標準。如果戰士們聲稱還是肚子餓,那就增加麵包的配給。”楊明志簡單的羅列了一下新的事物配給方案。因為不久前挖掘的馬鈴薯太多,主食只好因地制宜的偏向這個。

五百克麵包則相當於四百克乾麵粉,如果做成麵條足足有八兩(老毛子的麵包非常瓷實)。楊明志還不知道誰有能耐一天吃八兩乾麵條,因為飯做出來可是三斤多的溼麵條。建築工人自然會吃的更多,現在的部隊平日裡若是沒有額外的勞作,保持這樣的配給水平已經很不錯。

同時,他計劃給予普通居民的配給是每天二兩面粉而已,馬鈴薯每人每天一斤。這樣的配給制給予普通人的不多,如果是孩子,因為需求量少給予的也少,不過孩子每天有牛奶喝。

在很多戰士們看來,他們的副師長又搖身一變變成了營養學家。

楊明志和耶夫洛夫等人商討,即可動群眾大規模的捕魚,製作成鹹魚備用。“戰士們必須要吃到肉食,每名士兵每週要吃一頓肉,魚肉每週兩次。進行了重體力勞作的戰士,則要牛肉罐頭。”

在吃的問題上,楊明志不得不和各位高階軍官探討一番,他的營長們也被要求前往鐵匠村開會,討論以後的吃飯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分佈在沼澤地外圍的各個偵查小組。他們往往把自己打扮成毛茸茸的一團,大量的茅草把自己偽裝成草垛,安靜的埋伏著。

大家很擔心,由於一系列的軍事勝利,德軍終究確定部隊的位置,旋即展開報復行動。自從空投補給之後,這種危險係數更高了。

偵察兵分佈的很廣,剛剛進入十月份,他們就現了異常情況。

幾個慌慌張張的人在逃竄,這些人帶著為數不多的行李,更有趣的,還有孩子跟著逃跑。

“這些人是在躲避著什麼,肯定有著重大嫌疑。”率先現的偵察兵們互相通了氣,迅從森林中鑽出來。

士兵還披著厚厚的草垛偽裝,臉上還因為楊明志的喜好,用湖泥畫了幾道。比起後世的特種兵他們差了很多,視覺角度來看,這些人則偽裝的非常好。

逃跑中的人完全沒有覺察到,便被五個人圍了起來。

這些人顯然是嚇壞了,當即癱倒在地,嘴裡還說“別殺我們。”

為的一名士兵很詫異,只見這八個人還在瑟瑟抖,當即一聲怒喝“閉嘴!”

這是個俄語詞彙,還別說,這八個倒黴蛋馬上就安靜下來了。

“你們俄國人嗎?”士兵問道。

“是!我們當然是!”

“你叫什麼名字。”

“我是羅伯羅斯基,烏克蘭基輔人。”

士兵一聽馬上懵了,覺得事情過於蹊蹺,這幾個人的可疑係數頓時升高,他們會不會是間諜?士兵當即問道“基輔到我們這裡有二百公里,中途都被德國人佔領了,你們是如何跑到這裡,普里皮亞季的沼澤呢?“

“我們在逃命!行行好,你們是蘇軍吧!是游擊隊吧!求求你們救救我,起碼也要救救我的孩子。”這個羅伯羅斯基直接跪倒在地,雙手伸開訴求著,彷彿這幾個偵察兵就是救世主。

士兵想了想,“好吧,你們所有人都站起來,我和我的戰友得搜查一番。確認你們不是間諜,身上也沒有槍。如果檢查沒有問題,我會把你們帶到安全區。”

羅伯羅斯基等人照辦,他們高舉雙手被挨個檢查。其他計程車兵端著槍絲毫不敢怠慢,因為在這種敵我局勢犬牙交錯的環境下,一個疏忽就可能招致死亡。

“好了,你們都沒有問題。但是你們的情況還很可疑,跟著我們走吧。“

偵察兵現了和以往很不同的難民,一群聲稱從基輔市區逃亡的市民。情報同過電臺直接由偵察兵到鯰魚村,情況再轉到鐵匠村。

楊明志和耶夫洛夫都得知了這個情況,在冥冥中,楊明志更覺得似乎有什麼重大的事件,迫使這些所謂的基輔市民大逃亡。究竟是什麼呢?居然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