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七百九十五章 攻堅火箭炮的戰役(三)

拖著疲憊又興奮的身體,楊明志回到了自己家。

此時的楊桃已經睡著了,只是房門突然的開啟,女孩被吵醒,接著如條件反射般拿出了枕頭下壓著的匕,直到睡眼新松的雙眼看清楚站在門口提著油燈的人。

“哥!你怎麼突然回來了!是今天的研究結束了?”

楊明志看得清楚老婆這小嫩手還握著鋒利的匕,很顯然她一個人睡還是害怕什麼。不過見到了丈夫歸來,這刀子馬上插回刀鞘。

畢竟已經夜裡一點多了,天亮後這姑娘還得去少年營幫著訓練士兵。即便下半身本能的有些慾望,理智戰勝了一切。這身體已經夠疲憊了,已經經不起“戰鬥”。

脫了外衣,楊明志沒有廢話直接鑽進被窩。

“哥!你果然是個天才,研究是不是取得很大進展了?”女孩俏皮的湊在丈夫身邊,一條腿直接不安分的耷拉再其身上。

“當然,你丈夫是什麼人?就是天才!”

“那要不要你老婆獎勵你一下?”說著,楊桃的小嘴就湊了過去,一切都像是回敬在食堂生的事情。

老婆的撒嬌很容易讓男人舒心,這一吻足夠掃清不少煩惱。楊明志不想和她在多折騰些什麼,打了個哈欠安慰道“小桃!你我安心休息,天亮了,我們要在各自的崗位努力奮鬥。”

“嗯!我聽你的。”

“那就趕緊把大腿拿開,給我老實的平躺!”

唯獨這番加大音量牢騷,才能讓這個不安分的小姑娘安靜下來。暫時沒有什麼煩心事了,楊明志很快進入夢鄉。

……

另一方面,針對化肥廠裝置的檢查也就在進行。

明明已經是凌晨兩點,為了能早一點完成驗收,伊萬諾夫和科什卡夫決定在凌晨“突擊”檢查。

從下午開始,接近十二個小時過去了,可喜可賀的是暫時所有人沒有現異常。

這些裝置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焊縫處有細微孔洞導致漏氣,依靠著油燈和放大鏡針對焊縫的檢查,根本看不出縫隙,即便是塗上一些水,也沒有現滲水。

“難道兵工廠的加工工藝是如此的高精度,果然一點問題也沒有?!”伊萬諾夫對裡固施科夫從來不是百分百的相信,作為一個有些花眼的老傢伙,本想著自己現不了問題,自己的學生們年富力強又願意去吹毛求疵,可惜沒毛病就是沒毛病。

這麼多時間來找到不問題,所有裝置都是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的。只要工藝上沒有設計缺陷,理論上這些裝置迅組裝,真的就可以投產了。

科什卡夫知道領導陷入了猶豫,這便說道“也許問題只有在投產的時候現。”

他說的話看似沒毛病,伊萬諾夫不敢冒險“同志們,化肥廠裝置只有這一個,若是帶著問題投入生產,一旦出現問題,就是嚴重的生產安全問題!畢竟泥煤釋放的是一大堆極其活潑的可燃氣體,若是生了爆燃,參與生產的工人將有生命危險。我們的化肥量產計劃也遭遇致命打擊。”

“所以?我們還要繼續檢查?”科什卡夫問。

“沒錯!繼續檢查!”

伊萬諾夫的態度非常堅決,他這麼一說,眾人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個個開始嚷嚷抱怨。

“怎麼?你們質疑我?同志們,拿出我們的責任心!為了諾夫戈梅利,為了人民!”

伊萬諾夫的這份鼓動什麼作用也沒有起到,科什卡夫打著哈欠說道“算了吧!今天的你反而不像是教授了!咱們的精力都有限,看看你的學生,一個個都要倒地就睡了。不是所有人像你這樣精力充沛。”

科什卡夫說的是事實,伊萬諾夫也只能服軟。所以天亮後該怎麼向師部、向別列科夫彙報?乾脆就說第一遍審查沒有現異常算了!

……

伴隨著拂曉時分的晨號,新的一天開始了。

楊明志不著急馬上起床,因為他是實實在在的疲憊不堪。軍事訓練只是身體勞累,而他是心累。

作為一個技術員,就要面對這些該死的生產問題。要透過記憶儘可能的把pF98給儘可能復刻其基本效能,將這個位面上第一種單兵雲爆彈武器系統搞出來,這怕是要累的脫很多!

自己是真想再休息一會兒,可是老婆已經非常麻利的坐起身,一切都像是收了晨號的吸引,迅穿著衣服。

“啊呀!今天你要回少年營訓練了!”楊明志一拍腦袋瞬間清醒不少。

楊桃的內心充滿了相望,興奮的說“哥!你不用為我擔心,我會好好打靶,還要教其他人打靶。你交給我的認為我會好好完成!”

這一點楊明志是完全認可的,新賓有老兵帶著,技術是可以迅成長的。

既如如此,她都起床了,自己從沒賴床過,這就起床直奔設計局繼續研武器吧!

時間已經是四月中旬,天氣轉暖後人們已經不再需要厚實的大衣。

戶外甚是清涼,楊明志換上軍裝,這便迅出了門,最後拿著一小塊麵包早早的來到了設計局。

幾乎所有參與研專案的人員和他一樣,大清早就齊聚於此。設計局辦公室內迅坐滿了人,從凌晨的解散到現在區區六個小時,楊明志不由擔心一下,若是大家的精神欠佳,能否繼續好好個工作?

大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擔憂都是多餘了。

在這間簡陋的大木屋內的一群人,衣著不是很光鮮,依靠著最簡陋的工具,在昏黃的紙張上,作著致命武器的研。

這一幕,就像是那個位面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雖然條件簡陋,但就對軍工研之熱情,真是戰勝了一切困難。

“如果此時有相機能拍下這一幕就好了!”如此想法在腦子一閃而過,說到相機,楊明志猛然想到部隊曾經繳獲過相機呢!再說,那些滲透進來的共青團員們也操持著這個時代非常先進的“傻瓜相機”,這些高科技裝置肯定也是被耶蓮京娜掌管著的。

說幹就幹!楊明志面對大家說道“同志們!你們奮戰的精神感動了我,所以我覺得這一幕最好能被拍攝到!大家就這麼繼續工作,我去找相機!”

楊明志知道,在一萬公里外的中國延安,不少西方的記者進入了這處紅色抗日根據地的核心。他們帶來的相機拍攝了大量的珍貴照片資料,最終都成為了新中國最寶貴的資料。

相機和交卷,能讓時間銘刻在相紙上,最終成為歷史文物。紙張的保質期固然有限,隨著科技的進步,照片被大規模的翻拍為數碼資料,珍貴的歷史照片將永世長存。

所以,自己這個中國人,身處戰火中的白俄羅斯,和當地人協同作戰,並在創造一個新的歷史!這不應該被記住嗎?就好比這研這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單兵雲爆彈,我得讓世界知道是中國人令人明瞭這武器!

喜歡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請大家收藏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