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1539章 科夫帕克登陸白俄羅斯

蘇軍在城外計劃修築三道步兵防線,即三道彼此相連的戰壕。

蘇軍無意憑藉戰壕節節抵抗,戰壕的存在是拖延的手段,也是士兵必須按照《步兵『操』典》要做的。

一旦開戰,戰壕中將只配備少量部隊,不過,介於繳獲的德制機槍和彈『藥』相對較多,少量部隊也足矣構築起相對強大的防禦力量。

一般來說,只有到了夜裡,戰壕中才會熱鬧起來,結束挖掘工作的戰士會坐下,聊些五花八門的事。

他們挖掘的戰壕最底層已經滲出了水,如此糟糕的處境,士兵可是不願在和平狀態下跳進去。他們也非常的疲憊,沒有聊什麼,便裹著毯子在地面上呼呼大睡。

時間到了七月二十六日早晨五點,三名號手站在垮塌一半的辦公大樓上,即便它殘破嚴重,一處斷牆就是列奇察城市的最高點。號手吹響悠揚的晨號,喚醒守衛這座殘破不堪城市的戰士們。

被派到城外守衛的僅有四個連的官兵,總兵力有七百人。莫看起人數少,僅機槍而言,就有一百挺mg34,每挺機槍更配備兩千子彈。隊伍裡更有少量的無後坐力炮,炮手們考慮到德軍極大可能出動坦克,他們的火炮對其最多就是震昏駕駛員。

好在上級的空投物資中,可是有一批基洛夫工廠生產的rpg。口徑僅有6o毫米,裝備的有爆破彈和穿甲彈,『操』作方面和擊方面,比遊擊共和國自產的高階。

反坦克擔綱的是四門德戰防炮,它們就貼在城市最外的建築守株待兔。

“如果能打一場格羅茲尼式的戰鬥,就是列奇察丟了,我還是贏家。”

那個位面,俄軍因為輕敵,將裝甲部隊直接開進城市裡,結果陷入無休止的巷戰,俄軍一時間被打懵,傷亡巨大。楊明志不太相信本位面的德軍,會傲慢的直接衝進城市,他們應該知曉佔據列奇察的蘇軍的強大戰力,必是先開炮威壓之。

捱過炮擊後,城外的部隊稍事抵抗後就撤入城裡,參與到巷戰。

論到打巷戰,守城的部隊都有過相關訓練,他們是真正的巷戰專家。楊明志絲毫不擔心拉夫連季和羅沙科夫,他們的備戰必是一切順利。

二十六日,守軍繼續挖掘戰壕,想要不被炸死就使勁向下挖,即便越挖越容易滲水。這裡土質鬆軟,非常適合挖坑,挖掘大量的坑道,不但有利於自己防守,一旦防線破了,德軍也不得不透過這些坑道,客觀拖慢進攻。

楊明志給予他們的要求,總結為三點,即為深挖坑、在城內大肆佈置暗堡、將每一條街道變成戰場。

列奇察將變成一個巨大的堡壘,將有多達五百挺機槍、三十門無後坐力炮、五十餘支反坦克槍,和一千餘自產和空投的rpg飛彈投入守城戰。這些即為守城兩個團的裝備,其火力密度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就在守軍繼續積極構築城防時,遠在沼澤地的蘇軍指揮部,喜人的收到了科夫帕克的訊息。

電報是上午八點傳來的,內容非常驚人。

原來,科夫帕克兵團,在得知德軍將猛攻列奇察時,整個部隊不得不加快度。

實際兵力達到六千一百人的遊擊大軍,其成員骨幹就是正規軍士兵,其餘則是展下來的大量農村年輕人。科夫帕克兵員的總兵力其實快八千人了,他將弱旅留在營地,親率精銳向沼澤地奔襲。

科夫帕克其實並不願意像正規軍那樣作戰,戰局既然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戈梅利戰役”,他不得不率部投入血腥戰場。

他更是意識到,那個別列科夫中將簡直是瘋了,以一萬餘人的兵力去對付德軍的四萬精銳。能讓仗打的好看一些,自己的這支生力軍的確意義重大。

夜間本不適合行軍,戰局使然,整個部隊一支『摸』黑行軍到二十六日凌晨一點。士兵們原地呼呼大睡,僅僅到了早晨四點,他們又開拔了。

高強度的行軍削弱著士兵的身體,尤其是扛著彈『藥』和迫擊炮計程車兵。甚至還有五十多人崴腳嚴重,不得不退出奔襲戰。

僅僅是行軍,可能就有一兩百人不能參戰。科夫帕克不介意這些,他只關心部隊能否早一點抵達霍姆尼奇。

他的電報令楊明志大為吃驚,因為連夜行軍,科夫帕克聲稱自己會在十二點左右抵達洛耶夫。

“他們真是太快了!我甚至不知道,阿納託利把擺渡系統構築好了沒有。”話是如此,楊明志的興奮就寫在臉上。

諸多的軍官參謀員,大家不關心擺渡的事,只要他們抵達河畔,一切都好辦。

指揮部和剛剛抵達洛耶夫的阿納託利取得了聯絡,守軍的確才剛剛開始架設擺渡裝置。

互傳了幾分電報,楊明志獲悉,在十二點之前,蘇軍最多建設三條擺渡線路。

一個線路一次能運兩個串聯木筏,可以承載一個排的戰士。那裡的河道也有二百餘米寬,十五分鐘一個來回不是問題。洛耶夫那裡也保留著十多個由傘兵旅製作尚能使用的木筏,也能提供運輸力。

楊明志琢磨一下,或許炮艇可以先移動到洛耶夫。不過想一想,炮艇現在還在作為駁船,幫著兩個獨立團渡河呢。

楊明志從凌晨三點爬起來開會,科夫帕克的電報有迫使會議延長。

作為軍事指揮員,在關鍵時刻,睡覺幾乎就是一種奢求。楊明志真的想眯著眼睛小憩一會兒,他關心戰局,更關心那個著名的科夫帕克。好奇心戰勝了睏意,那個男人是否真的是郵票上面的那個滄桑模樣,亦或者因為時空變換,那人其實是個眉清目秀的人?

“同志們!我決定了,我要親自去洛耶夫一趟,親自去見見科夫帕克。”

此言一出,指揮部內滿是質疑聲。他們質疑的原因很簡單,楊明志是戰役的總負責人,他大權在握,自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在不應該去危險的地方。

不過,也是因為大權在握,固然大家都很反對,楊明志一意孤行其他人也只能同意。

“大家放心,我必須親自見到那位科夫帕克老爹。既然我要指揮這支強大的生力軍,就要了解他,並推斷該部隊能執行怎樣的任務。”楊明志的這番強行解釋,算是為自己的出行找到了理由。

警衛排長阿布拉姆坐在吉普車駕駛室,楊明志就坐在副駕駛。後座沒有坐人,而是堆放了兩箱子復裝的德制子彈。其身後又是六輛吉普,皆乘兩人,後座運貨。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科夫帕克奔襲二百公里增援,他們的行動往大了說是保家衛國,往小了說,是支援遊擊共和國。他們將在霍姆尼奇接受大量的物資補給,那麼,先提供一批彈『藥』當做“開胃菜”。

吉普車甩著泥巴,向著北方揚長而去。車隊形式的道路一側,大量的難民已經排著極其狹長的隊伍,向著鐵匠村和黑土村前進。

楊明志有意注視一下這些人,來者以女人居多,其中還有大量的少女。白俄羅斯的姑娘的確漂亮,當前的時代,楊明志更欣賞的還是她們成為士兵和醫護人員的潛質。

“少年營又可以擴軍了。雖然很殘酷,她們必須成為士兵,保衛蘇聯也是保衛她們自己。”

難民的情況並不糟糕,絕大部分人的精神狀態很不錯,他們還能推著手推車前進。瞧瞧那些手推車,上面可是五花八門的東西,皆是他們的財物。

現在的楊明志穿著非常嚴整,所有的勳章掛在合適的位置,肩章、領章紮好,一頂大簷帽戴在他獨特的黑黝黝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