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1611章 挖掘工地

白俄羅斯的礦場資源中,儲量最豐富的莫過於腐泥和泥煤,滄海桑田後,這片區域終將成為巨大的煤田。

除此之外,白俄羅斯的岩鹽儲備也非常豐富,其中又以戈梅利州為甚。

戈梅利不僅有很多鈉鹽礦,更有一個巨大的鉀鹽礦。

她豐富的岩鹽資源,在蘇聯時代就大規模的向蘇俄運輸,蘇聯解體後,俄聯邦有半數的食鹽需求,倚仗從白俄羅斯的進口。

泥煤和食鹽外,戈梅利州的地下深層,還存在一個儲量達三億桶的油田,更有一處鋁礦。只是這些礦產資源普遍在一千米地下,戰爭時期蘇聯當局根本無條件勘探,當它們被6續現,蘇聯已經進入赫魯曉夫時代了。

坐擁一個寶庫,因為現不了而無從得知。

倒是泥煤之類的資源就在地表,一些鹽礦也在較表層的位置,這兩種資源易於獲得,只需差人仔細勘察。

臨時會議結束,楊明志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親自去挖掘現場,去見證一個鹽礦的現!

整個遊擊共和國不存在地質專家,楊明志實際也不敢保證地下是否真有岩鹽礦脈。他相信鹽礦是存在的,頂多挖掘過程要一波三折。

帶著對未知的興奮,楊明志艱難入睡,大清早在強烈亢奮驅使下,他整理好自己的軍長,吃上兩個土豆,就是上了已經準備好的吉普車。

八月十二日,有指揮部組織的鹽礦挖掘專案開始啟動。

在曠野睡了一宿的別爾斯基,大清早還是晨霧瀰漫的時候,他注意到遠方來了一百多人,待其走近後,只見他們全都扛著鐵鍬。

來者出自己的身份,他們都是礦場區搬運礦石的工人,以及一些武裝監工。因工作調整,部分人員來到現食鹽的地方展開向下的挖掘。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別爾斯基不用再奮力挖土,他恢復了自己的老本歇—寫文稿。

關於現食鹽的事的確應該大書特書,他現在也意識到,上級對挖鹽這件事非常重視,大規模的挖掘工作從今開始。

“如果真的挖到了鹽礦,我們就創造奇蹟了。我必須做好準備,寫出最提氣的文章!”

來自於硫磺礦的少數工人率先抵達考察隊的營地,接下來,營地所在區域即成為可挖掘區域。因為後續還有數千人趕來,當那些戎達後,聲勢浩大的挖掘才正式開始。

這一撮工作作為先遣部隊,以考察隊營地為中心,規劃處了一個長寬各為五百米的區域作為挖掘地。

他們在規劃完範圍後,立刻展開對土地上蒿子稈的清理。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早晨九點,隨著近兩千名扛著鐵鍬的強壯男戎達,挖掘工作全面展開。

承擔起主要挖掘工作的,實際是第21遊擊旅的官兵們。之所以派遣他們執行這一任務,楊明志的動機非常簡單——該部隊的建制比較完整,基層士兵沒有經歷過苦戰。

是啊,挖土的工作理應由男人負責。目前大部分部隊還處於大戰後的修養中,大規模挖土是個苦差事,經歷苦戰計程車兵不能再經歷新一輪的“苦戰”。

旅長菲奧多洛夫對他的新任務沒有任何意見,曾作為偽軍的經歷讓他一直有著負罪感,任何能夠立功的機會他都不會放棄。

他的部下也是類似的態度,如今部隊又安『插』進來一些民兵,兵力提高的同時,士兵綜合實力有些下滑。

他們的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提升,但組織協調『性』因為新部隊的加入需要磨練。或許全旅一起挖坑,是一種增強組織『性』的活動。

“兄弟們!等到挖土的時候睜大眼睛,我們隨時都可能挖到鹽礦!記住,第一個挖到鹽礦的人會得到獎賞!”

行軍的時候,菲奧多洛夫不忘做一些動員。

擔任想到的安東諾夫不覺著這些動員有多大積極意義,挖土的時候,誰都得一鍬一鍬的挖,如果地下真有鹽礦,恐怕得挖上十多米才能現。最糟的還是地下水滲出的問題,到時候別鹽礦沒挖到,長久泡在泥巴里,一個個罹患腳氣。

21遊擊旅在鐵匠村集結,遊擊共和國把所有的火車車廂拼在一起,三個車頭一起提供動力,愣是把整個遊擊旅官兵裝載。同時,這種運輸方式也成為一項新紀錄,遊擊共和國的火車已經可以一口氣運輸兩千人規模的軍隊了!

畢竟拉著近兩千號人,火車慢吞吞的開到鯰魚村,它沒有停頓繼續向著硫磺礦場開去,在軌道的終點停下來。至此,他們距離目的地也就不到五公里的距離了。

楊明志沒有和21遊擊旅打照面,他乘坐吉普先到鯰魚村一趟,因為根據規劃,未來定居鹽場的平民,就從暫居鯰魚村的難民中挑選。

組織難民南下的工作自然有村長波博斯基負責,他在昨夜接到命令,當夜就組織人手到難民營裡下達通知。無論資源與否,必須有一千個家庭南下定居。而對於難民來,他們已經失去選擇的權力,自己的未來全然要聽從遊擊共和國的安排。

波博斯基一宿的工作卓有成效,甚至有些額完成任務!他接收的命令只是組織一千個家庭南下,結果大部分難民都表示支援,近五千名難民,過一千五百個家庭,渴望到新的定居點安家落戶。

楊明志的吉普直接開到集體農莊蘇維埃辦公室門口,波博斯基在慈候多時,迎候司令大駕。

就在楊明志進村的時候,他注意到很多居民正在籌備著什麼,整個鯰魚村的道路上滿是平民裝扮的人。

“難民們,難道已經要南下了?”交給波博斯基的認為楊明志再熟悉不過,他更知道大部分難民擠在控制的軍隊營房中,所以村子中暫時的人口密集合乎情理。

他進了辦公室,喝了一杯水後直接問道“讓你辦的事怎麼樣了?我看到路上很多人,他們跑來跑去的,是不是準備著南下呢?”

“我正要向您彙報此事,您交待的任務我完成了,而且……”

“而且如何?”

“那些難民,經過調查後,他們幾乎都是來自一個名叫利爾楚奇的城鎮。他們本身就是住在一起的鄰居朋友,即便是被德軍驅逐後也是聚在一起撤離的。所以,他們普遍願意集體遷移到一個地方,再一同建造一個家園,就像以前的利爾楚奇。”

“呵呵,利爾楚奇。我已經給定居點取了新名字,就叫鹽村。不過他們都是利爾楚奇的居民,若是取名新利爾楚奇,倒也有些道理。”

“定居點命名問題是您考慮的,我現在完成了任務,不過要讓全體難民南下,還需要您的批准。您看這件事……”

“他們既然是長久的鄰居,彼此間都認識,將其統一遷居一地是非常便於我們管理。現在你組織一下難民中身強力壯者,包括一些年輕的女人,給她們放勞動工具集結一下。我希望他們能在今南下參與挖掘。”

“好的,我這就去辦。請您在這裡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