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1799章 蘑菇種植事業(一)

也許這時候不該有軍事學術上的討論?不!恰恰相反,此刻說些驚世駭俗的話,反而能引得斯大林的關注。

沒有什麼機會比現在更重要的,楊明志鄭重其事表態“我們研究更高效能的武器,使得我軍獲得巨大戰術優勢,透過大規模消滅敵人,迫使其放棄抵抗,並結束戰爭。我們和敵人都在研製新式武器,我們是為了結束戰爭恢復和平,而敵人,他們就是為了搶掠和殺人。

您剛剛提到了毒氣,這種武器我們擁有,敵人一樣擁有。敵人轟炸我們的城市,我們和盟友轟炸敵人的城市,都是針對敵人的無差別攻擊。如果轟炸機投擲的炸彈裡面,裝得不再是炸藥,而是毒氣,被轟炸城市是死難者,只怕能達到一萬人!但是沒有任何國家這麼做!烏斯季諾夫同志,您覺得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剛剛說過了,互相都害怕被報復。再說,對平民使用毒氣,這是最可恥的行為,敵人不敢這麼做。我們是正義的力量,我們也不會這麼做。”

楊明志嚴肅的點點頭“不錯,這就是一種危機平衡,因為敵方有能力採取極端的等價報復,目前沒有國家率先行動。就好比一個城市裡所有的市民腰裡都彆著一支託卡列夫,這時候罪犯在搶劫時就要掂量一下犯罪的風險。所有我們要大規模的消滅敵人士兵,但絕不能使用毒氣,我們的目的不是傷害平民。”

“那麼……您……您有什麼想法?”烏斯季諾夫謹慎的問。

“火箭炮算什麼?!”楊明志突然面對洗耳恭聽的斯大林,激情澎湃的說,“我們要更大威力的炸彈,最好一枚炸彈消滅半徑一公里的敵人。我們不應該迷信於TnT的威力,我們應該研製威力更大的炸藥,使得一枚76毫米的炮彈有著152毫米炮彈的威力,甚至更大。斯大林同志,您不要覺得過於科幻,它有可能實現。”

“真的?”斯大林睜大了雙眼,眼神充滿好奇。

這番話簡直是誇大,烏斯季諾夫不敢苟同,但見得斯大林一臉驚訝期待,也就不好馬上反駁了。

楊明志拍著胸膛說“我不是說謊,難道德國的ss59團的覆滅還不能說明問題?您可以派人調查,數個月前西南方面軍司令鐵木辛哥同志,空運給我們一批殺菌劑,我們以此為原料製造了威力巨大的炸彈,五十枚特種火箭彈殲滅了那支裝備大量坦克的德軍精銳。關於這件事……”楊明志有看著烏斯季諾夫的眼睛“這件事,我想我應該和我們的武器裝備人民委員好好談談。”

楊明志提到了這件事,烏斯季諾夫馬上想起多日前看到的這份戰鬥彙報,只是報告的描述比較簡陋。

一支ss部隊被火箭炮“秒殺”,話說戰鬥中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叢集射,一次打得對面一個師失去戰鬥能力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沼澤地的游擊隊以火箭炮殲滅一支ss的團級部隊,確實可歌可泣。

楊明志的話還沒完,終於,驚世駭俗的話終於來了。

“我讀過一些有趣的科學書刊,我瞭解到一些有著先進思想的科學家,其中一位姓愛因斯坦的猶太人讓我記憶猶新。這位科學家認為,一杯水透過某種方式能變成一塊鐵,這個變化的過程將釋放恐怖的能量,能量大到能轟平一座城市。同樣的,一塊鐵也能變成一杯水,這個變化的過程釋放的能量,也能炸平整個大街。”

這一刻,楊明志突然提出了核物理的裂變與聚變的描述,可是,此刻的斯大林、貝利亞,以及烏斯季諾夫一臉茫然。

尤其是貝利亞和斯大林,兩位是蘇聯的一號、二號人物,他們似乎不知道愛因斯坦,不知道核物理,對楊明志所謂更是一無所知。

他們的表情真是令楊明志不知所措,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斯大林,你上任的時候蘇聯還只有木犁,你離世的時候,蘇聯已經有了自己的蘑菇。你去世後幾年,巨大的新地島被史上最大的蘑菇炸壞了一半。可是你現在,對核物理居然一無所知?這是真的?”

內心裡嘀咕一陣子,楊明志再度言打破尷尬“啊!總之就是一種新式武器的設想,也許美國人已經在做了,說不定德國人也不甘示弱,我們也不能落後。如果這種武器真的問世了,它被塞入炸彈裡,一枚彈就能毀滅一座一百萬人的城市,那就不是戰爭,而是毀滅人類文明。不管是怎樣的戰爭目的,戰爭結束都必須有贏家。如果交戰國互相成了焦土,幾乎沒有人倖存,哪裡還有勝利者。

雙方都有毀滅對方的能力,就像現在這樣,德軍集結五百萬軍隊進攻蘇聯將是人類歷史的最後一次。未來還會有戰爭,世界大戰將不復存在。這種建立在一些恐怖武器下的危機平衡,雖然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我相信,人類可以依靠它,防範新的世界大戰。”

到現在,斯大林還是不清楚別列科夫所謂的武器到底是什麼,那個愛因斯坦的猶太人又是何等人物?他再仔細想想,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斯大林沒有馬上評論楊明志的這番過於遙遠的和平設想,以及過分跳躍的思維,轉頭問到烏斯季諾夫“愛因斯坦?聽起來是德國的姓氏,您知道此人嗎?”

“我有所耳聞,是一位物理學家,如果您將朗道請來,我想那個人會說明的更清楚。”

朗道,這個名字斯大林可是清楚。

蘇聯有些一批優秀的科學,朗道就是其中一位。可是這個傢伙愚蠢的反對自己的政策,居然糾集一群人,妄圖在勞動節跑到紅場上分反對自己的傳單,證據確鑿故而被逮捕。

若不是科學院中很多人為之求情,念及此人的突出貢獻,才從盧比揚卡的監獄裡放出來。

斯大林自詡是愛惜人才網開一面,直到現在,出獄後的朗道被送到蘇聯科學院的烏拉爾分院,雖然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其生活一直在內務部的監視中。

朗道從事的科研工作究竟是什麼,斯大林僅知道點淺顯的皮毛,總而言之都是些高深的東西。

此刻的斯大林只對一件事上心,就是如何帶領蘇聯打贏戰爭。

經由貝利亞的一番點撥,斯大林突然想起一年前的一件事。

一群科學家寫了大量信件送到自己的辦公室,指出西方國家很可能在研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該武器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設計理念,但推測的威力是驚人的。

那時候斯大林並未特別注意,或許就是一種新式炸彈罷了,什麼一枚炸彈毀滅一座城城市,肯定是那些傢伙們想要騙經費的誇張說辭。

結果到了今年,事情悄悄生了變化。貝利亞曾親自提交了一份秘密報告,指出蘇聯安插在美國的眾多諜報人員,他們蒐集了大量資料,認定美國人正在基於物理學研製一種新式武器,為此,美國的主要大學,但凡是物理學科的人員,都著手參與進來。

介於情報還不是特別詳細,斯大林不得不保持謹慎。就像是現在,年輕的別列科夫這番說辭令他大跌眼鏡,然而斯大林的大鬍子沒有任何的顫抖。

“關於朗道的事以後再說。”斯大林清清嗓子,故作鎮定的面對著楊明志“親愛的別列科夫,看來您有著更多的新式武器研計劃。”

“是的。斯大林同志!”楊明志立即立正,並把謙虛扔到一邊,“我有能力研更多武器,我甚至有信心讓蘇聯紅軍脫胎換骨。關於這次戰爭的大概走向,想必您能夠推演出來,而我的武器,將大大加勝利的步伐。”

那是一場兩個人的密談,事情就在二十多天前!

正因為是密談,斯大林不想多說什麼。

那場密談別列科夫可是推演了一番戰爭程序,給予斯大林的感覺是那樣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