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江山無策 第447章 火器

三件事,天下驚動。

其一,由老君沈賢領頭建議朝廷建立官學,實行義務教育,若是順利成功,天下學子再也不必為讀書花費巨多而困苦,此舉功在千秋,天下學子云集響應,紛紛拍手叫好,沈賢的聲望再次被推上頂峰。

原本因為道德經與論語的原因,沈賢便已經彙集儒道兩家之長,如今為天下學子,甚至是普通百姓求來受教的機會,天下人便沒有不感動尊敬的。

同時,此舉贊同者雖多,反對的浪潮卻也不小,明眼人都知道背後是誰在搞鬼,但是官學畢竟是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只是傳出了訊息,李烜也是剛剛下了聖旨,要正式施行,其中工作量不小。

所以沈賢在接到旨意的第二日便將兜率宮中的所有弟子都散了出去,前往各個地方進行勘察,選擇合適的官學建造地點。

這些時間沈賢沒有怎麼參與李修涯的事情,便一直在為義務教育的事情做準備,現在也終於到了行動的時候了。

其二,太子李兆迴歸,皇帝李烜閉朝。

此事也是驚得天下人錯愕不已,原本被認定為死了四五年的前太子李兆突然活了過來,還順利的接掌了政權,此事一時間天下也是議論紛紛,還有點摸不清事情的真實性。

最受震撼的自然是朝中之人,原本已經認定了李旦是下一任的太子,現在李兆冒了出來,那李旦便沒有機會了。

這些人本來就是牆頭草,哪邊有風哪邊倒。

可以預見的是,朝中官員很快就會上趕著拋棄李旦而去巴結太子李兆。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不過李旦多少有些心寒就是了。

同時,李烜閉朝,將朝中大小事務全都交給了李兆處理,這便是在變相讓李兆提前體驗皇帝的職權,若無意外,李兆的地位已然不可撼動,鐵板上釘釘了。

其三,聶含山謝志才相繼入閣,李修涯執掌樞密院。

如果說上面兩件事只是令人驚訝驚喜,那這件事便足以讓人震驚錯愕,下巴掉了一地。

聶含山作為太子李兆的老師,正經的太子太傅,既然是李兆迴歸,入閣順理成章,不值得驚異。

謝志才亦然,本就是禮部尚書,有入閣的資格,也是加上李兆的原因,算是對他的恩賞,這也算不得多出人意料。

但是李修涯這個就有點誇張了。

是,李修涯功勞是有的,開疆拓土,畢竟李烜還為此上靈臺山封禪去了。

但這功勞也不是李修涯一個人的,主帥可是蕭鼎呢,而且封禪之事也是意外頻。

對,秦楚前來為難,也是李修涯力挽狂瀾,保住了燕國的面子,而且還狠狠的打擊了西秦北楚,漲了一波大燕的聲勢。

但是封個新亭侯官復原職,執掌上方印便已經是恩威過重了。

現在想來,眾人也終於明白了李烜當時為何要封李修涯為太子太傅了。

不是為了緩和李修涯與李旦的關係,而是要將李修涯跟李兆繫結在一起。

如果說這些都可以接受,也都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樞密院這事兒眾人可就不服了。

李修涯憑什麼?年歲不高,經驗不足,能力也未必夠得上。

再加上領兵部職權,說白了,大燕的兵馬名義上都得歸他節制統領,這就離譜得很。

不出意外,第二日,便有無數上書請李烜收回成命的奏摺。

不夠李烜既然已經閉朝,這些奏摺李烜都沒能看到,全數送到了東宮李兆的面前。

而李兆雖然對此事也略有不滿,卻也以李烜皇命,為兒臣不好反對為由,將此事也給推脫了。

眾人心中也明白,若是想打擊李修涯,必須得李烜開口,或者等李兆登基。

但是現在李烜閉朝躲在了後宮,李兆就算總領大權,李烜一日不死,李兆就還是太子,正常三品一下官員的升遷都是要上報李烜決斷的,現在雖然李兆也能決斷,但是李修涯可不一樣。

再加上也才剛剛冊封,李兆就算想整治李修涯,也不可能反手就打李烜一個巴掌。

故而此事雖然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但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李兆不動,那便沒有人敢置喙李烜的決定。

而當事人李修涯則是一概不管這些,要鬧就去鬧吧,李修涯早就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了。

“侯爺,錦衣衛密報。”

盛驚風快步走進書房,便看見李修涯正揉得眉心,一副愁的模樣。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