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30節

無外乎, 幾人的姓名、年齡、來自哪個地方。更詳細的情況,況葉也不好介紹, 畢竟他和四人也才接觸一天,他們具體的情況不是很清楚。

在況葉這打聽不出更多的訊息,找他打聽的隊員們就逐漸沒了。

不過出於對新來知青的好奇,以及這個時代娛樂的缺乏,隊員們還是持續關注著周光旭幾人的訊息。

看到周圍的情況, 況葉回想了一下他當初下鄉的場景。

他當時因為身份的陡然轉變,以及要努力適應周圍的環境,並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當時九大隊的隊員們的反應。

不過想來,應該和如今差不多吧。

因為隊員們的關注,況葉哪怕幾天之後沒有和周光旭他們見過面, 對於他們的日常活動也相當的瞭解。

四人第二天就跟著二小隊的隊員們去上工了。

考慮到四人剛來,二小隊的小隊長還給幾人安排了幾個領路人,教授幾人怎麼幹農活, 而且任務也安排的相對輕鬆。

周光旭他們初來駕到,做事的態度倒是可以。

但成果嘛, 大都和當初的張友歲差不多。當然也有幹活利索點的,姜雨就是, 其他三人一開始都是手忙腳亂的。

好在態度比較好,也聽得住勸,二小隊的隊員們對幾人的態度也還算好。

畢竟知青最開始幹活,他們也是見識過的。

九大隊之前就有況葉這些知青,雖然沒有安排到二小隊,但他們當初的情形,整個九大隊很少有不知道的。

除了九大隊,其他地方的知青的情況,隊員們也是知道一二的。

農村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地方,一些訊息其實非常的靈通。

這個時代的城鎮人口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居住在鄉村,大範圍的人口流動雖然不多,但小範圍的流通卻是相當的頻繁。

各個生產大隊,以及各個公社之間,想要傳遞什麼訊息,其實相當的容易。

之前下鄉的知青,有些在當地的名聲並不怎麼好,而關於他們的訊息更是在各個地方都有流傳。

周光旭四人,比起這些知青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隊員們自然對幾人的態度還行。

第一天干活,四人的成果不佳,但這身體上的勞累卻沒有絲毫的降低。

據況葉所得到的訊息,幾人第二天早上差點沒能起床。

二小隊的小隊長在早上安排隊員們幹活的時候,看到四人沒有到場,去到安置點一看,幾人正哆嗦著雙手吃飯呢。

一問才知道,幾人早上起來遲了,又因為渾身的痠痛,這洗漱做飯都是艱難的完成的。

也好在幾人都會做飯,一起行動,要不然這飯怕是都吃不上。

聽隊員們八卦,周光旭幾人的情況,似乎還沒有當初張友歲的好。

況葉聽到這,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二號那天,況葉和大隊長接幾人到九大隊的時候,他們的行李雖說有驢幫忙馱,但自己拿的也不少,這兩個小時的步行本來就比較累。

之後抵達安置點,先是領口糧,接著加工糧食,之後還有收拾房間、做飯等等,一天下來人本來就累得不行。

想來第二天上工的時候,情況就不怎麼好。結果又幹了一天的活,雖然做得不好,但對於剛接觸的幾人來說,應該是盡了能用的力氣。

周光旭幾人和張友歲可不一樣,有況葉三人的幫襯,能省不少事。

二小隊的小隊長見到幾人的情況,一時間有些無言,最後領著四人去了趟醫療站找陳繁儀。

四人雖然有況葉的提醒,但昨天干完活精力消耗太多,誰也沒想起去醫療站找陳醫生這事。

陳繁儀上午都在醫療站,看到二小隊的隊長領來的四人,稍稍一問知道其中的原由,也有些哭笑不得。

但她也能感同身受,畢竟當初她也是經歷過的,只不過她作為醫生本來就知道如何緩解,以及有堂叔一家的幫襯,倒也沒有出現四人的情況。

最終周光旭四人在陳繁儀一番推拿抹藥後,倒是緩解了不少,之後教授了幾人如何用藥,給四人拿了一小罐舒活膏,讓他們自己每天用點。

有了這次的教訓,周光旭四人才知道幹活的時候,要節省點力氣。

當然幾人的態度還是沒改變,後面隨著農活逐漸順手,倒也逐漸被二小隊的隊員們接受。

就在四人逐漸適應下鄉的生活時,況葉也和幾人打了幾次交道。

因為安置點在二小隊,況葉和幾人倒是不常見,但同為知青,周光旭他們偶爾會找到他請教些問題。

這些往往是他們不好和隊員們說的事,只好找到他這邊。

對此,況葉到也沒有拒絕。

就在這幾次打交道的時候,況葉也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周光旭和陳繁儀竟然早就認識。

後邊他和陳繁儀確認的時候,也得到了肯定。

他們之間的關係,據兩人的所說,是因為家中的長輩相熟,從小就認識對方,但因為年齡的關係,打交道的次數並不多。

至於當時況葉和陳繁儀介紹四人時,她為了沒有想起來,這其中還有一個無奈的原由。

那就是周光旭原來並不姓周,現在他是跟著自己母親姓。

這事說起來,也是因為時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