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朝露妃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離宮

所有的目光投向了魏滄,一國未來,一場豪賭,都繫於他一身。

魏滄沉默了。

霍衝抿了抿唇,忽然拔出長劍,扔在魏滄面前,質問“將軍赤膽忠心,卻成為燕國罪人,豈非荒唐?將軍壯志凌雲,卻打算歸隱養老,豈非可惜?將軍用兵如神,卻青史筆下無名,豈非長恨?”

魏滄渾身一抖,抬眸,臉色幾變。

霍衝深吸一口氣,彷彿從肺腑裡擠出力氣,大喝“魏滄!英雄該老去在何處?!如果你想老去在金鑾座下,不如就此自裁,還不算汙了你的刀!!!”

魏滄瞳孔猛縮。

英雄該老去在何處?

戰場之上。

“呔!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我魏滄,接了!”魏滄鄭重的接過虎符玉盒,啐出一腔丘壑,滿胸豪情氣。

霍沖和蘇勇卻同時出手,按在了玉盒上面,意味深長的盯緊魏滄“如果將軍接了,能否給我等,給吳國王室一個承諾?就算將軍光風霽月,也難保將軍的子孫後代,生出異心。三軍軍權非同小可,望將軍體諒。”

魏滄大笑三聲,撲通一聲跪下,向身後的燕國疆土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轉身面向吳國疆土,聲震寰宇,一字一頓。

“盛衰榮辱輪流轉,黑白忠奸難分明,未來的事情,我魏滄都死翹了,無法替子孫後代做決定。但有一條,為今日知遇之恩,我魏滄願意誓無論生什麼,保吳國王室血脈不絕!”

話音剛落,魏滄撿起地上長劍,手一揮,鋒一揚,割去了頭頂髻。

割禮,源於周,用來表示某種決心,畢竟身體膚受之父母,髻就相當於頭的替代物,以命的誓,天地共證之。

霍沖和蘇勇沉吟良久,最終雙雙彎腰,向魏滄躬身“吳國,拜託將軍了。”

魏滄起身,同樣彎腰,深深的向二人回禮“我非君子,然一諾千金。”

一陣春風起,人間正滄桑,隱隱傳來將士的高歌,匯入殘陽如血。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注1)?

……

吳燕邊界生的這一幕,在若干年後,被載入了兩本史書。

一本,是《諸侯史·吳書·胥平王》曰“燕將魏滄歸吳,掌三軍軍權,行軍政改革,戰秦賊,保一國。今日江南無烏江,然今日英雄如故。”

另一本,是《南魏史·太祖本紀》曰“太祖原籍燕,知遇吳,官至兵馬大將軍,終生為吳而戰,數十年鐵馬冰河,未知金陵景緻,歷七十年,薨於戰場。”

時值春末,桃李落英。

燕宮,銅雀。

宮人為姬照脫下王袍,換上了一件青錦衫子,有春水般的色澤,前幾年時興的。

只是如今,已經過時了。

姬照小心翼翼的撫平衫子的皺褶,他取下王冕,束上普普通通的玉簪,燕國的王,就變成了乾乾淨淨的書生。

他面前有一座燭臺,放了十六盞熄滅的燭臺,那是他殺的醫官,親手砍一個,他就滅一盞。

……

“姜姬生產損耗過大,必須要尋宮外無紛無爭之地,休養一年,方保平安。”醫官無數次診脈,都是這個結論。

當然忽略旁邊朱鵲不動聲色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