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什麼都是血淋淋

誰都清楚要去一個什麼都陌生,並且周邊絕對是有一大幫滿是敵意的異族,在那種土地上建立封國的困難程度。

陌生並不是關鍵,敵意也不是問題,只要有帝國作為後盾,一切的麻煩總是有辦法解決。扶蘇即將面臨的問題是,一旦帝國向西的腳步停止在西域南部和烏孫領地,他們前去就番的路上所能夠藉助到力量也會僅限於帝國軍隊停止步伐的地方,過了地界能夠得到的幫助也就有限了。

越是龐大的隊伍,對後勤的依賴性越高,打個比方吧,使節團各種人群加起來有大概六萬人,他們需要攜帶至少十五萬只羊、二萬五千頭牛和不少於十萬石的植物類糧食,另外因為帝國展了罐頭業,實際上使節團攜帶的各類罐頭就過了五萬噸。

使節團只為了攜帶必須的食物類物資就裝載了四千多車,要是再算上商品之類的東西絕對過七千車,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牛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吃牛肉,是用來拉車!

恰恰是因為攜帶的物資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他們要是將隊伍拉得筆直,從頭到尾絕不會少於綿長十里,武裝人員少了怎麼能行。

扶蘇的隊伍人數是使節團的十倍左右,除了兩個軍團計程車兵之外,還有接近四十萬的民眾。整數五十萬人的大遷徙,人類歷史上估計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不說路途上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光是按照物資運輸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用十萬士兵去保護四十萬民眾,要是在靜態條件下其實難度並不大,問題是秦封國除非是抵達目的地,不然都是在趕路的狀態。

“四十多萬人。裡面的能夠自保的人也會攜帶兵器。”蒙恬似乎是為了說服劉邦,猶豫了一下,說道“真正能夠參與廝殺的人遠不止軍團編制的那十萬士兵。”

劉邦無限認可蒙恬的話。秦人剽悍在華夏可是相當有名,秦國被吞併成為一個封國也不過是七八年的事情。之前秦國一直都是維持耕戰體系。

秦人耐戰、善戰的名聲可不是說說而已,相信很多願意跟隨扶蘇前往數萬裡之外落地生根的民眾,大多就是秦國沒有吞併之前受過趙氏贏姓恩惠的人,他們會很願意在有危險的時刻,拿起兵器保護扶蘇的同時也捍衛自己。

“好吧……”劉邦已經原則上同意配合蒙恬,只是仍然有些疑慮,他說“我需要得到陳餘和韓信的支援。”

蒙恬頷“沒問題。”

本來要跟隨扶蘇一同前往封地的人是五十來萬,會只剩下不到四十萬的原因比較現實。那就是帝國本土什麼都在往好的方向展,並非是人人都是得人恩惠千年記,會為了報恩而就放棄改善自己的機會。

帝國本土是越來越好,因為一系列的擴張,人均資源不斷增加,不說生活品質上好多少吧,但是可用耕地增加是沒跑的事實。

放棄一切遠赴數萬裡之外需要很大的勇氣,還能夠剩下四十萬人追隨,不但是帝國上下感到意外,甚至是扶蘇自己都被感動流涕。

扶蘇面臨的情況不是缺少可以拼殺的武裝人員。是因為攜帶的物資過多,會導致在長途跋涉中將隊伍拉長。

西域人不會歡迎一支總數在五十萬上下龐大隊伍湧進來,哪怕只是路過都不會歡迎。可以想象扶蘇的隊伍該遇到的是一片什麼樣的敵視。

在西域遭受敵視因為有徵西兵團的存在,實際上包括扶蘇在內的秦封國管理班子都不是那麼擔憂,他們憂慮的是一旦出了徵西兵團的可照顧範圍,再陷入一片滿是敵意的陌生環境中,整個隊伍能不能支撐下去。

劉邦在思考蒙恬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是真的建議使節團和秦封國的隊伍合流向西,還是使節團搞出一些帝國不得不增幅支援西域大軍的大事。

任何時候想要整事都不是太難的事情,沒有理由也總能製造出理由,可劉邦不得不踟躇一點。整事對他有好處沒有,是好處多一點。還是會遭受難以承受的結果?

徵北兵團攻擊吉脫匈奴對帝國的價值和意義都很大,帝國為了征伐吉脫匈奴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準備。一旦攻下地形複雜的峻稷山,差不多是連烏蘭山也等於基本到手,甚至是周邊區域的數百里方圓也會在帝國的兵鋒之下顫顫抖。

要是將預定目標拿下,帝國等於是完成不用攻打陰山,就能迫使陰山的異族遷移的目標。要是峻稷山被帝國攻下,陰山的那些異族仍任不走,其實才是真正的好事。陰山的異族不走,帝國就能夠對陰山形成包圍,哪怕是不強行進攻,只是採取襲擾,陰山區域內可沒有什麼豐富的糧食資源,被困上幾年的異族不投降就該等著被餓死。

拿下整個北境是帝國未來十年的基礎戰略,聽說為了達成這個戰略目標,帝國中樞甚至完成了一個時間總長過十五年的漫長計劃?

“總體來說,北境的戰爭確實是優先序列。”蒙恬並不覺得有什麼好隱瞞,他說“這樣一來其它地方得到的資源肯定是要被減少。”

“可是……我聽說南邊的資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獲得增加,像是南洋艦隊又多了一個什麼6戰軍團編制?”劉邦的訊息來源是一直有書信往來的魏豹,他也點名了這一點,然後問“將軍難道……不知道?”

蒙恬自然是知道有那麼一回事,他苦笑道“不但是南洋艦隊,實際上北洋艦隊也很快就要將倭列島上的軍隊收編為自己的6戰軍團了。”

劉邦不懂海洋,但是他知道很多東西,比如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一直都在向帝國本土輸送龐大的珍貴資源。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推測,既然兩支軍隊能夠為帝國本土帶來龐大利益,那麼得到支援也就成了理所當然,沒道理一直在進行貢獻的集體不但沒有得到獎勵。反而還要遭到壓制,皇帝和中樞肯定不會那麼傻。

蒙恬在獲得徵西將軍任命的時候就與皇帝有過一次很長的長談,皇帝一開始就明確表示。雖然有了徵西兵團的番號,但是徵西兵團的存在只是為了幫助秦封國的隊伍可以更順利的西進。以外則是為了保住烏孫這個對帝國暫時還有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