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文明的相似度

李斯的行政級別可是夠資格能夠看到懸掛在光明殿的世界地圖,不過他看到的只是標註七大洲和五大洋的一張未完整地圖,上面只有亞洲大部分地區和地中海區域性區域有標上一些名稱,其餘地方都是一片空白。

任何人看到皇帝親手畫的那張世界地圖都會感到震撼,一切只因為疆域遼闊的帝國在那張地圖上,看去就只是佔了渺小的那麼一部分。

李斯看到世界地圖的時候,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才知道先人們追求的天下是多麼的渺小,那一切拼拼殺殺和歇斯底里的爭奪看上去是那麼的可笑。

帝國有非常多能夠看到世界地圖的人,因為皇帝壓根就沒有打算將世界有多麼大當作是什麼了不得的秘密。

帝國的勳貴和統治階層能夠保證穩定,某些方面來講也正是因為知道世界有多麼大。不是說眼界寬了還是什麼,純粹就是一種非常直接的心理反應,既然世界那麼大,為了一隅去拼死拼活真的很傻。再則,皇帝從來也沒有阻止,反而是非常鼓勵任何人除外開拓,誰開拓了想自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得不到帝國的相關幫助,想要得到帝國的幫助只能是以臣屬關係。

很多時候內部的爭鬥還是因為蛋糕只是那麼大,為了能夠多獲得那麼一丁丁點,很多人都會盡全力去拼。可是一旦蛋糕大到難以想象,不需要竭盡全力就能夠獲得,一切的拼鬥就成了沒有必要。

基礎“蛋糕”非常大的認知之下,內耗顯然是一件極其愚蠢的行為,以其內訌爭鬥不如團結起來去向外搶掠,這樣的思想基本上已經成為帝國高層的共識。

“羅馬?”李斯很努力在回想,可是真的只想起羅馬只是皇帝提了一下,似乎還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他自己的長史“隊伍會從我們這邊經過的吧?”

長史武召恭敬揖禮,答道“看沿途的路線,將會從我們這邊經過。總督的意思是?”

“會經過啊?”李斯內心的興趣不是一點半點,他尋思了一下,說道“那就準備一下,得到軍方同意就安排宴會款待。”

武召不是那麼理解李斯為什麼對一個番邦小國那麼感興趣,不過他只需要執行李斯的命令也就是了。

到了秋末的時候,張蒼這支腫胖的隊伍才算是抵達金城郡。

進了金城郡,沿途所看到的一切變化更大了,原先只是荒蕪的地區開始有了人煙,荒地被開墾成了農田,也能夠看到一些正在放牧的牧民。

無論怎麼說金城郡都是西北總督省的府直轄區嘛,李斯當然是會比較重視府直轄區,從內地遷移過來的人,大多數是被安置在金城郡各縣,必要的時候才會將遷移的人安排到另外的郡去。

帝國的移民政策搞了四五年,已經摸索出一套合適的移民方式。事實證明一開始就選擇最為偏遠的地方是錯誤的做法,應當是是由內向外緩慢地移民。

事實上證明了由內往外移民的正確性,因為一開始就選擇偏遠地區,會造成一種移民即將被拋棄的氛圍,經常會生移民安置了,可是很快移民就又會往帝國腹地竄,怎麼擋怎麼攔都沒辦法阻止。

另外,一開始就移民到足夠偏遠的地區,不管是什麼都顯得太差勁了,對於移民怎麼生存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官府的行政投入於實際得到的效益對比,那樣的做法哪怕是國家再怎麼有錢也必然是會被拖垮。

由內往外移民的策略則不一樣,那是一種遞進式的移民,將人口稠密地區的民眾遷移到有人氣的地方,讓他們不至於一開始就是到了彷彿蠻荒的所在,產生恐慌或是自暴自棄。等待一個移民點有了人氣,然後再往不遠處的下一個移民點遷移民眾,這樣一點一滴地向外進行“挪動”。

目前的移民已經是一種半強制性的行為了,很多官員慶幸皇帝總算是“開竅”,不再對民眾顯得那麼放縱。

說是強制,其實也不是說一種強迫,是官府行為上對經濟進行調控,然後劃出新的經濟區之類的東西,迫使或引誘一些人進行移民。

為了讓遷移政策得到貫徹,帝國財政部甚至在投票之後打破了一些常規,既是進行沒有利息的貸款。然後,執政府還開創了等價換取的政策,既是移民者在某地擁有多少田畝或是財產,到了移民區之後能夠獲得等量的土地或是財物。

移民非常花錢,每年進行的移民耗費金額過一千四百萬貫,差不多能夠讓軍隊進行新一輪的開拓,導致軍方的一些開拓行為被迫終止,像是北疆在進行的代理人戰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

目前西北總督省的人口比起之前已經有比較大的增加,新一輪的統計人數達到了五百四十餘萬。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數字,那是在原先人口只有一百來萬的基礎上進行增加,等於是翻了差不多四倍。

因為大多是新移民的關係,西北總督省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有在進行的建設工程,必要的房屋和公共設施、水利等等,都是被進行一個規劃,然後由官府進行帶頭,承包或是乾脆官建,如火如荼地正在進行。

基偌斯里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等等羅馬人進入金城郡的時候,他們看到的就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有的村莊在建設房屋,有的村莊在修建水利,必要的交通道路亦是分段正在進行。

“他們這種進行道路規劃,然後分段進行的模式十分值得借鑑!”基偌斯里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可是議員來著,對軍事或許不是那麼熟悉,可是民政肯定是要懂一些,不然也可會成為笑話。他指著正在路邊一個建設的村莊,說“再看看他們的建房,看上去好像也是進行了必要的分工?”

因為呂哲的干涉,華夏文明的建築物外觀和建設方式早就生了改變,至少人們更加喜歡的是那種寬敞明亮的佈局,建設時也不再是使用夯土,是採用一個澆灌模式,再加上與現代四合院差不多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