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 第二百一十五章 痛苦的於成飛

作為一個老軍武,於成飛可以說是普羅大眾當中的王寶寶了,雖然沒有那樣的老婆。但是他的故事可一點不比那個憑著搬磚,最後逆襲的冀省青年遜色,如果要對比可能還有勝出,畢竟這裡是軍隊,除了需要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還需要有強健的體魄。

於成飛出生在貴省的一個山村,比許三多的家庭條件要差得多。雖然父母雙全,但是母親體弱,父親又在一次開山的時候被石頭給壓住了,雖然命保住了,但是也落了個終身殘疾。

他上面還有兩個大哥,山區裡面上學的本就不多,別說他們這種家庭了。大哥很早就下地務農了,二哥也緊隨大哥步伐務農了。可是這裡是山區,耕地本來就很少,不是說他大哥二哥不分給他地種,而是就是分給他,那點地也不夠他餬口的。

偶然的機會,他獲知部隊要到他們這裡徵兵。其實這個年代跟後世也差不了多少,當兵可能就是像他們這種貧寒子弟的唯一出路了,上學是上不起的,就算是國家有政策,他們也交不起一年幾十塊的書本費。

於成飛意動了,作為家裡老么的他本來就比較跳脫,而且想要讓他跟著自己大哥二哥種地,那也比較不切實際,不是他不會種地,而是三個壯勞力去伺候那一點莊家太可惜了。

因此,他沒告訴家中一眾人,偷偷的跑到幾十裡以外的縣城武裝部報了名。體檢什麼的除了有點營養不良外,其他的都透過了,就等著部隊上的招兵幹事家訪了。

剛開始於成飛還不知道有這回事,可是在體檢排隊過程中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才知道還有家訪這回事。本來還想偷偷的去當兵呢,看來還得回去交代清楚啊。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這麼貧窮了為什麼不出去打工。這個年代外出務工的本來就少,再說在他們這樣的山區,根本就沒有像樣的產業。那為什麼不是粵省啊,這個問題就證明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商業奇才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是這個時代賦予的人們的一種特性,跟今天的切格瓦拉?電瓶可不一樣。

至於為什麼他要偷偷出來當兵,一個是他們家有這個家訓,好兒不當兵,還有一個就是因為他們這裡的位置了,他們可是見證了不聽話小朋友被打屁股的場景的,雖然獲勝了,但是對於當兵他們是畏之如虎的。

“爸,我要去當兵了。”回到家的於成飛跟躺在床上的父親坦白了,雖然父親不能像以前那樣揍自己了,但是他們哥三沒有一個不畏懼這個躺在床上的老父親的。

睜開混濁的雙眼,年紀才五十來歲的他已經跟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一樣了,低聲的嘆息了一聲,聲音嘶啞的道“兒啊,要當兵就好好幹,家裡不讓你們去當兵是怕你們出了亂子,但是現在國家太平,你當兵就要有個當兵的樣子。出去就好好混,不用擔心家裡,有大,二他們兩個呢。”

本以為會得到父親的責罵,沒想到他被允許當兵了。這讓他喜出望外,他沒有聽出老父親的不捨。

家訪很順利,作為一個小山村的農戶,能有什麼不法記錄呢。於成飛順利的成為了一名軍人,在他出去當地徵兵部門報道的時候是他二哥送他過去的。

二哥跟大哥一樣木訥,一路上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在臨告別前把一個手包塞進他的手裡,說這是父親給的,在他推了好幾次沒有退回去後,他接下了那個用花布做成的小包,不是他覺得那個包醜,他知道那裡面是什麼,但是他不想要。

二哥走了,直到看不見二哥的身影,於成飛才轉身進入武裝部。他不知道,他這一個轉身,就是最後跟他父親的告別,父親在他當兵第二年就去世了,一個殘疾了很多年的老農,沒有醫療條件,心理的愧疚更不必多說,就這麼支撐了幾年就散手人寰了,他臨走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兒子能夠在部隊裡能夠出人頭地。

於成飛在接到家裡信件的時候他父親的頭七已經過了好幾天了,這一天去對於成飛而言是最黑暗的一天。那個他小時候覺得頂天立地的漢子,那個躺在床上叮囑他要好好幹的漢子,就這麼走了,連見他最後一面的機會都沒有。信裡面也囑咐他說,讓他在部隊好好幹,這是父親臨終前的遺言。

拿著信的於成飛當天晚上在床上哭的撕心裂肺,怕影響到戰友,他用被子蓋住自己,可是眼淚總是不爭氣的留下來。他沒父親了,沒有為他做過一件事,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這個來自山村的小子,不管部隊訓練多苦,環境多麼惡劣,自己多麼想家也沒有抱怨過一聲,這一次他痛哭失聲。

從那一天起,於成飛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如果說以前他在連隊是努力那一波的,那現在簡直跟瘋了一樣,訓練受傷什麼的就不用說了,最嚴重的一次差點失去了性命。

苦心人,天不負。訓練標兵,優秀戰士,三等功,轉志願兵等等,都是他這些年靠著努力得來的。以至於最後的考軍校,他是他憑著自己小學沒畢業的水平啃下來了。

別人軍校畢業大多是授少尉排長,但是由於他在學校期間的優異表現,是唯二的被授予了中尉軍銜,回到老部隊,正好他們那裡的副連長轉業,他接替了副連長的職位。

副連長兩年,連長四年,多次被評為優秀基層幹部,全軍優秀後勤部門。這可以說是他人生最高光的幾年,他可以毫不客氣的跟別人說,他獲得的一切都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這一次回家探親回來後,部隊長找他談話,內容就是想調動一下他的工作,去一個新的部隊開展工作,內容跟現在差不多,屬於後勤連隊。

雖然沒有晉升,但是以後的展空間會更大,而且據說這支部隊也是一支實驗部隊,如果模式可行,以後我軍的改革也會參考這支部隊的經驗。

於成飛不在乎升職,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做好,這樣就滿足了他父親在他臨走前說的,在部隊好好幹。聽說是一支新軍,他沒有考慮多久,直接就答應了長的安排。他知道一個部隊要形成戰鬥力有多難,他想要為這支實驗部隊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剛來到這支新軍,他的職位是支援保障連連長。跟他以前的老本行類似,他是後勤連連長,其實也就是負責大家的保障任務的。

可是沒想到在他了解他要帶領的連隊第一天,他就有點糊塗了。這是他了解的後勤連嗎,工兵,通訊,衛生,運輸,偵查,這是一個後勤連應該有的編制?

後勤保障他精通,甚至是修橋鋪路,掃雷爆破他也可以,但是其他兵種是什麼鬼。讓他一個後勤連的連長,去訓練那些衛生員?讓他去安排偵察兵,還是讓他去學習無線電和有線電通訊?

當他看到連隊的“武器裝備表”時就更感到壓力山大,細心的於成飛就現,全連小到指北針大到工程作業機械,武器裝備加起來十幾種。

第一次召集全連人員開會,來自幾個單位的官兵齊聚一堂,大家的專業素質、技術水平等方面的情況到底怎麼樣,如何讓每個人找到合適崗位,他心裡沒有譜。

第一次召開訓練準備會,全連涉及偵察、通訊、工兵、運輸、衛生救援和火力支援等七大專業、十幾個小專業,有的崗位還是一崗多責,要求人員必須一專多能,這讓這位雄心勃勃的新任連長第一次覺得自己有點能力不足。

這種焦灼感隨著他到這裡的時間而增加,連隊的訓練並沒有隨著第一次訓練準備會召開變得有序。而且在他看來,連裡面的情況還向著另一個方向展起來。

不是他不懂得如何帶兵,但是怎麼去帶領這個多兵種混合的連隊,他是真的沒有經驗。這也就造成了高城來後看到的局面,支援保障連已經成為這個營地的“笑柄”了。

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於成飛覺得,要是自己再讓連隊這麼訓練下去,別說他自己看不下去了,就是營長也肯定會找他談話的。

可是左等右等都沒有接到高城找他談話的訊息,這也讓他心焦不已。他不知道這是新營長在給他時間讓他去解決,還是在物色新的連長。

第一種情況的話,他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第二種情況,他這個全軍優秀後勤連連長還有什麼面子再回到老部隊啊,難道回去後說自己能力不足被人家給退回來了,想想那個場面都讓他不寒而慄。

這天,於成飛正在辦公室裡面想對策的時候,突然聽到敲門聲,在他批准進來的以後,看到是新來營長辦公室那邊的人,說讓他去營長那裡報道,營長找他有事要談,於成飛心裡一吝,暗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喜歡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