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美人倚劍我出鞘 第235章 英雄輩出的時代

冰兒看著霜兒的表情,說道:“但是,很可惜呢,他去世的時候很年輕啊。”

霜兒心裡一揪,問道:“幾歲呀?”

冰兒嘆口氣道:“這霍去病剛剛21歲,從此,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一代戰神霍去病用六年的從軍生涯,打出了別人幾十年的輝煌戰績。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年僅24歲。據說,霍去病死的時候,漢武帝極度悲傷,他讓霍去病陪葬在自己的茂陵。下葬的那一天,送葬的儀式非常隆重,漢武帝讓披著黑色鐵甲的騎兵從長安城排到茂陵為霍去病送葬。

11年後,即公元前1o6年,衛青病逝,同樣陪葬於武帝的茂陵。從此,大漢少了兩位戰神,他們告別了金戈鐵馬,隕落在了歷史的舞臺。”

霜兒驚呼道:“天哪,這麼年輕的嗎?令人痛惜!”

轉而,霜兒問道:“他們都去世了,後來大漢怎麼樣了?是不是很弱了呀?”

冰兒白了一眼霜兒,又看了一眼在微微笑的潘南榭,說道:“並沒有!”

霜兒急切地說道:“那你說呀。”

冰兒說道:“唔......大唐有個詩仙,李白在說到自己的祖上時,他寫有一詩說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

這說的就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飛將軍李廣。

唐代詩仙李白說自己的祖上就是漢代的飛將軍李廣,而大唐皇室呢,也說自己的祖上是飛將軍李廣,甚至在唐代時,西域的堅昆王國也說自己是飛將軍李廣的後代,那這又是為什麼呢?現在說飛將軍李廣。”

霜兒一臉聽故事地望著冰兒冰兒一瞪眼說道:“給先生斟酒啊。”

霜兒啊了一聲,俏臉一紅,趕緊給潘南榭斟酒。然後放好酒壺,兩眼看著冰兒。

冰兒一臉滿足,說道:“李廣雖然沒有衛青、霍去病的赫赫戰功,但他同樣也是威震匈奴,令匈奴聞風喪膽的西漢名將。

他的祖上是秦朝名將李信,就是率領2o萬秦軍攻打楚國,被項燕打敗後,後又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的著名秦將。

李廣於漢文帝14年從軍抗擊匈奴,因功升任中郎。到了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

在昌邑城下,李廣孤身奪取叛軍的軍旗,立了大功,從此聲名遠揚。

有一次,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漢景帝派親近的宦官跟隨李廣整訓士兵,抗擊匈奴。一天,這位宦官帶了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與他們交戰,那三個匈奴人轉身射箭,傷了宦官,幾十名騎兵也被射殺將盡,李廣聽說後,急帶1oo騎兵追擊這三個匈奴人,結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待捆綁好俘虜上馬,忽然望見有數千匈奴騎兵正在前方,匈奴騎兵看見李廣,以為是誘敵的騎兵,也都吃了一驚,上山佈陣。

而李廣的1oo騎兵也非常恐慌,想賓士轉回。但李廣卻命令騎兵前進,進到離匈奴陣地約二里左右,方才停了下來,又下令說“都下馬解鞍”。恰巧當時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將軍出陣,李廣飛身上馬,與十幾名騎兵賓士前去,就射殺了這個匈奴的白馬將軍,然後又返回到他的騎兵中間,解下馬鞍,命令士兵把馬放開,隨便躺臥。

這時恰好天黑,匈奴兵始終覺得很奇怪,不敢出擊到。夜半時分,匈奴兵還以為漢軍設有伏兵,竟然全部撤走了。於是第二天天一亮,李廣又從容回到了漢軍的駐地。

李廣勇猛沉毅,一生屢獲戰功。他任右北平郡太守時,匈奴畏服,稱他為“飛將軍”,那這就是李廣“飛將軍”稱號的由來。

李廣的一生歷經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

然而他總是時運不濟,或因為作戰損傷太大,或因為戰敗無功,因此到了6o多歲還未封侯,這才有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嘆。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合圍匈奴單于,導致單于逃跑。回朝後,李廣因迷路貽誤戰機而羞憤不已,於是拔刀自殺。

他死後,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為他痛哭不已。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本東京的成蹊大學就是以此而命名的。

然而,儘管李廣的一生沒有封侯充滿遺憾,但他的後代卻建立了一個讓中國人無比自豪的朝代,那就是存在了289年的大唐王朝。

可能很多朋友會說了,李廣的孫子李陵不是因為戰敗投降被漢武帝滅了三族嗎?怎麼還會有後代呢?實際上,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早死,留下一個兒子就是李陵,次子李椒也在李廣之前就死了,沒有留下子嗣。

幼子李敢因為打傷衛青,被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一箭射死,但他留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李禹。被漢武帝滅三族的是李陵這一支。李禹是李陵三叔李敢的兒子,不在李陵三族內,未受牽連。而李禹這支有個後代叫李暠,後來李暠在羌地成為當地的望族。在東晉16國時期,李暠趁亂佔據敦煌,就建立了西涼政權。

到了隋朝末年,李暠的六世孫,也是飛將軍李廣的第22世孫李淵趁亂起兵,開創了延續289年的大唐王朝。

這還沒有完,李廣的孫子李陵不是被滅了三族嗎?他在漢地沒有了後代,但他在匈奴廣袤的草原又繁衍出了一個叫黠戛斯的民族。後來,李陵帶領黠戛斯人在吉爾吉斯定居了下來,還建立了堅昆王國。

大唐時期,堅昆人千里迢迢來到長安認親,這令唐中宗大感親切。於是讓安西都護府要分外照顧這群同宗,還設立了堅昆都督府,專門管理這些同族。甚至還有一個說法,《南齊書·魏虜傳》中說魏虜,匈奴種也,姓託跋氏,初,匈奴女名託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為姓,故虜為李陵之後”。

就是說李陵投降匈奴以後,匈奴單于把女兒嫁給了他,這位公主就姓拓跋,而胡人所生的子女跟母姓,所以他們的後代就以拓跋為姓。比如說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傳聞就是李陵的後代。但這個說法很不靠譜,姑且當個野史就聽聽算了。

李廣一生雖未封侯,但他的後代當真是出色至極,比如亂世建立西涼政權的李暠,以及抓住時事創立盛唐的李淵,都值得後世敬佩李家的名聲足夠他李廣欣慰了。

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李廣去世的同一年,隨著漢武帝取得第三次大舉征討匈奴的勝利,漢廷大舉移民。移民的範圍東起朔方,西至令居。令居就是今天甘肅的永登縣。在這批移民中,有一個18歲的少年隨家遷到令居,他就是“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七十多歲仍舊出征西羌的西漢名將趙充國。

趙充國早年並不出名,一直到了他37歲的時候,即公元前99年,他跟隨2師將軍李廣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軍重重包圍。當時漢軍斷糧數日,死傷頗多。趙充國與1oo多名壯士突圍陷陣,李廣利帶領士卒緊隨其後。這才得以脫險。此戰中,趙充國全身負傷2o多處。武帝得知情況後,下令召見趙充國,並探視他的傷情,隨後拜趙充國為中郎,後又升任車騎將軍的長史。

到了漢昭帝時,趙充國又不斷建立軍功,並升任後將軍兼水衡都尉。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趙充國參與霍光等人的決策,廢黜了昌邑王劉賀,並擁立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為帝,就是漢宣帝。

宣帝登基後,冊封趙充國為營平侯。趙充國一生扶保大漢江山,打擊匈奴,平定西羌,尤其是在公元前61年,他以76歲的高齡主動請纓,率領萬餘人前往西羌平定了叛亂。

趙充國對匈奴、西羌的態度,不是武帝的窮兵黷武,也不是漢昭帝的被動防禦,他要比武帝時更靈活,又比昭帝時更強硬,可謂剛柔並濟,攻心為上。

公元前51年,趙充國去世,享年86歲,獲賜諡號為“壯”,葬於今天甘肅清水城西北的李崖。

作為西漢王朝的牛人,趙充國的名氣並不如衛青、霍去病響亮,甚至也比不上飛將軍李廣,但他所建立的功業其實並不少,他歷經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同時期還有一位名聲不夠響亮的西漢牛人,他就是功著西陲的名將馮奉世。

馮奉世少年從軍,漢武帝末年,他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選調入京,當了一名小小的郎官。到了漢昭帝時,馮奉世因為有功,被提拔做過武安縣的縣長,但是3o歲的時候又被免除了官職。直到這個時候,他才開始學習《春秋》,鑽研兵法。

很快他就被慧眼識珠的前將軍韓增現,並予以提拔。”

喜歡美人倚劍我出鞘請大家收藏美人倚劍我出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