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美人倚劍我出鞘 第382章 姬小慧談古論今

潘南榭若有所思道:“原來轉折點兒在這裡呢。”

姬小慧說道:“當然了。我們接著說被太領袖譽為4ooo年來第一政治家的商鞅吧。商鞅到了秦國,跟秦孝公講了魏國的李悝變法,講了法家的富國強兵之道。秦孝公越聽越興奮,越聽越舒服,立即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由於商鞅在魏國不得重用,而且他也知道魏國曾經有過一個任用人才的好辦法,但是後來這個好辦法被廢了。這讓商鞅意識到一定要設計一套有標準、行之有效的選拔制度。於是,商鞅在魏國李悝的制度的基礎上,改良出了戰國時期的終極人才選拔制度,而且制度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受太多的人為干擾。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商鞅制定了一個叫做2o級軍工制的制度。2o級軍功制規定,無論你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不論是年紀大還是年紀小,不論是不是本地戶口,什麼都不問,只要達到標準,就可以升遷,獲得更好的官職、俸祿、田地和僕人。達不到標準呢,降職,不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還是外國僱傭兵,這樣就把人才的選拔範圍擴充套件到所有人,選拔範圍廣,基數大,選到優秀人才的機率就大,人數也就多。生前的標準也明確了。斬獲一個敵軍甲士的級升一級。甲士就是穿了盔甲的敵方士兵。戰國時期,盔甲、鎧甲之類是高檔用品,稀罕東西,一般只有軍官和精銳士兵穿得起。簡單來說,就是斬獲一名敵軍基層指揮官或特種兵的級,就可以升一級爵位。升一級爵位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說最低階的爵位公事,秦國政府會給公事分配一套房子,一頃地和一個僕人敲黑板劃重點,一套房子。光這一套房子擱現在就有數不清的人願意豁出命去拼一把了。其他國家計程車兵打仗,看到敵方穿盔甲的精銳特種兵來了,第一反應是趕緊跑逃命,心裡想這種活兒要留給特種兵去處理就好了,自己犯不上去拼命。而秦國士兵打仗,看到敵方穿盔甲的精銳特種兵,第一反應是兩眼放光,哇,金燦燦的豬頭啊,兄弟們衝上去砍了他,金天晚上就能住大房子了。秦國士兵在戰場上看到敵人的指揮官和特種兵,就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房子外加一塊地和一個僕人。由於升爵都要敵軍級作為證明,所以秦軍士兵走到哪裡,經常手裡提著幾顆人頭,腰裡面也掛著幾顆人頭。戰國策韓策裡面記載,秦人涓甲西城以驅敵,左傾人頭右甲生弩。想象一下,有個人手上本來就提著一個人頭,然後拿著刀向你衝過來,你會是什麼反應?嚇也嚇得半死了,心想這他媽還是人嗎?當然,這也有一個問題,因為誰搶著人頭誰就立了功,那麼難免在隊伍內部自相殘殺去搶人頭,那怎麼辦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商鞅想得很周到,涉及軍法,規定五人為一伍就是單人旁加一個的五,五里面只要有一個人陣亡,其他四人就有罪。所以戰場之上,士兵們不能自相殘殺去搶人頭,相反還要想著怎麼保護戰友。可是問題還沒完,如果五個人當中已經死了一個怎麼辦呢?那是不是就破罐子破摔了呢?我們不得不佩服商鞅想得真的很周到,他規定如果同伍戰友有人不幸陣亡,只要其餘四人每個人殺死一個敵兵,那麼就能免罪。這樣一來,士兵一上場,先想著要保護自己的戰友,萬一戰友犧牲了,那麼就要拼著命的去殺敵,讓自己免罪。從古到今,部隊傷亡率高到一定程度,部隊沒有鬥志了,就沒有戰鬥力了。一般來說,傷亡率過3o%而沒有潰逃的軍隊,可稱之為精銳部隊。當然,像我們前輩領導的部隊,在半島戰場上,一個2oo人的連隊傷亡了8oo人,陣亡率4oo%,依然沒有潰逃,還在堅守陣地,這是特殊情況,世界上絕無僅有。之所以2oo人的連隊會傷亡8oo人,是因為死了2oo人,又給他增加2oo人,又死了,又增加2oo人,再死了,再增加2oo人。但是隻要活著的人都在戰鬥,都在準備去死。我們還是說商鞅,商鞅設計的軍閥使得秦國軍隊變成了一個什麼軍隊呢?變成了一個傷亡越重,鬥志越旺盛,在軍隊裡面戰友死的越多,拼命的勁頭越大。回到前面我們提到的那個話題,制度這玩意兒特別重要,一個好制度能讓好人壞人都去幹好事兒,一個壞制度能讓好人壞人都去幹壞事。商鞅的這樣一個制度,如果戰友死了,就必須砍掉敵人的頭來為自己免罪,這樣讓他計程車兵拼命的去殺敵。這是商鞅制度裡面關於升職的規定,但這事兒還沒完,商鞅不僅考慮了往上升的問題,還考慮了往下降的問題。因為如果只升不降,那已經升上去的人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了,就沒有積極性了,也沒有緊迫感了,也沒有危機感了。所以商鞅設計,隨著爵位的提升,會有更多的要求,達不到就降級。當你是小兵的時候,斬獲甲士升爵,沒有斬獲沒關係,下次努力,可當你升為武長甚至基層指揮官的時候,斬獲甲士同樣可以升爵。但是要是沒有斬獲的話,麻煩就大了,因為你不砍死敵軍,商鞅就要砍死你。商軍書裡面說,五人一屯長,百人一將,七戰百將,屯長不得斬。簡單的說就是殺了敵人可以升職,殺不了敵人就要降職,甚至斬。別以為升爵了就能躺著過好日子了,想都別想,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天不幹活兒立馬踢走。所以我們說,商鞅雖然是個文人,但他真的是個狠角色。能上能下,導致人才能夠充分的上下流動,保證了永遠是最優秀的指揮官在指揮秦軍,只要你稍微開小差,就會被想上位的優秀人才擠掉,只要你稍微跟不上時代和戰術的變化,打一兩次敗仗,商鞅立馬就會把你擼掉,換成能夠適應時代和戰術變化的將領。說實話,商鞅的這些政策也很殘酷,可是殘酷歸殘酷,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去秦國當兵呢?因為商鞅給了所有人一條有標準可生的上升渠道,只要你能做得到,你就能升官進爵,你要是做不到,也就別吹牛說自己能力有多強了。總之,在商鞅治理下的秦國裡,階層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動的,任何人都有希望,任何人都有危機。在這一套能上能下、人才流動的軍工制度的加持下,秦國的軍事人才從此不斷。任何時候都有頂級的將領領軍。司馬錯、白起王和、王翦、李信、孟田一眾秦國名將,全部起於微末,於祖武,身經百戰,從屍山血海裡趟出來。這樣的人是那些世襲貴族官僚能比的嗎?我們簡單找一個戰國時期的人物做一下對比。這個人叫趙括,是趙國人。當年他2o多歲,讀了幾本兵書,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仗著自己老爹是趙國名將趙奢,他就能率領著趙國全部兵力去長平跟秦軍決戰。結局呢?結局是趙國成年男子全部死於長平。”

說到這裡,潘南榭插嘴說了一句:“我看史書,看到長平也往往意難平啊。”

姬小慧點點頭,說道:“趙國的悲劇就在於沒有一整套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人才青黃不接。世襲制和軍功制的對比,讓我們明顯看到,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有效的人才流動機制,社會階層不至於固化,對一個國家的展有多麼重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商鞅的2o級軍功制逐步展成隋唐的科舉制,在展成現在的高考和公務員選拔,往事越千年,無論選拔人才的制度生了怎麼樣的變化,2o級軍工制的核心內容始終沒有變,那就是不問出身,大範圍選材,基層磨練,逐級升級,能者上,不能者下。到今天,也許我們的高考制度、公務員選拔制度還不是最完善的,但一定是目前最好的了。日本沒有商鞅,歷來都是大明武士等貴族階級壟斷上升渠道,現在甚至展到了看你讀哪所小學,就知道你以後是議員還是廢物。安倭島曾經一個家族先後四人出任最高領導,而其中最近的一個工資低也順理成章的任職時間最長。倭島的衰落肉眼可見,即使是在商業領域,所有的核心領域都被明治維新時期的大型家族企業壟斷,中小企業根本沒有機會。我們所知道的倭島企業都是2o年前已經爛熟於新的,再沒有新的企業出現。而我國的知名企業每五年都有大群的新生力量湧現。所以現在網際網路、新能源、資訊化就基本沒倭島人的份兒了。日不落國沒有商鞅,世襲制度延續至今,貴族到今天依然強大,平民的孩子只能讀公立小學混日子,貴族的孩子讀私立小學繼續做貴族。”

潘南榭冷笑一聲:“呵呵,貴族?!”

喜歡美人倚劍我出鞘請大家收藏美人倚劍我出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