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破浪時代 第2章 吹下個大牛皮

會議結束後,郝仁本以為趙揚會留下來和他交代幾句。然而並沒有,趙揚拿著手包施施然從他身邊走了。

郝仁徹底懵了,恍若夢中。剛才的決議是認真的嗎?自己就這樣毫無頭緒地接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會議紀要出時,郝仁的腦袋還是一片漿糊。這時,他的秘書湯媛走過來和他確認下週的行程。

湯媛是普通二本外文系的畢業生,主修英文,德語也會一點。郝仁當時招聘的時候,想要一個會外語的助手,能幫他翻查檢索外文資料。只不過好學校的外文系學生不願意做秘書,最後招聘訊息掛了好久,才招來了湯媛。

這個姑娘家境貧寒,畢業學校也談不上一流,但郝仁卻看中她的吃苦耐勞,技術資料翻譯要求專業準確,湯媛一個沒接觸過電子行業的門外漢,入職後自學成才,翻譯得又快又好,比外面專業翻譯公司還要地道幾分。

“郝總,下週的會議都要取消嗎?”

“嗯,取消吧!”

“好的。美國信通公司的手機訂單樣品已經做好,你要不要看看?”

“咦”,郝仁突然想到了什麼,“你去拿兩個樣品,一個有品牌名的,一個套上保護罩,隱掉開機畫面,不要被看出外觀和品牌,然後拿給我。”

“好。”

郝仁摩挲著兩臺手機,一會若有所思,一會又在電腦上敲敲打打,不多時給湯媛傳去一個問卷,叫她列印1oo份。

湯媛把檔案放桌上,問道“郝總是要去做調研嗎?我以前勤工儉學時候做過,應該能幫上忙。”

“可我是週末去。”

“沒問題的,我週末沒事。”

第二天週六一大早,兩人來到了華強北電子城,這個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短短不到一公里的街區,聚集了全國密度最大的電子產品商鋪,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民用的、商用的、進口的、國產的,在這裡匯聚,又銷往全國各地,是本名副其實的電子產品百科全書。

郝仁拿著兩款樣品手機來到華強北,不是銷售,不是採購,只是為了驗證一個想法。

華強北有全國最懂電子產品的店主,他們對消費者的需求十分敏感,甚至店家之間交易價格參考的“華強北指數”都被認為是全國電子產品市場的晴雨表。郝仁想用這些毒辣的眼光來品評一下自己公司的產品。

時間還早,沒有什麼顧客到來,但店基本都開張了。小工們來來往往盤點搬運著貨品,老闆這時候一般就是排程下,不會特別忙。

郝仁和湯媛走進一家店,店主人穿著件背心,正在櫃檯後哧溜哧溜地吃一盒腸粉,大風扇在一旁呼啦啦吹著,主人心情看起來暢快得很。

“老闆,有空沒有?想打擾你下。”

“啥事,說。”

“幫助驗個貨。”

“拿來看看。”

店主人倒是個爽快人,幫看看也沒提錢的事。於是,郝仁先遞過去貼著信通公司品牌的手機。

老闆接過,嘖嘖稱讚,“還沒到開售日期的新款吧,咱這還沒到貨呢,怎麼就拿到了?有門道啊,有多少件,只要今天交貨,我都收了。”

“給報個價看看?”

老闆比了四根手指。

“比官方價還加了3oo?”

“嗯,要是你有他們家的那款商務機,給你這個數,但要今天給。”老闆比了個六。

郝仁震驚了,整整6ooo塊,比官方價又高5oo。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在過去的2oo2年,深圳月平均工資2352元,全國月平均工資才1o35元,買一臺手機要花掉幾個月的工資。

“你再看看這個”,郝仁把套住外殼沒有貼牌的手機遞過去。

店主人左看看又看看,扒拉了幾下。

“什麼牌子?怎麼感覺和剛才的一模一樣。”

“國產品牌。”

“盜版?”

“不是,正規渠道。怎麼樣,估個價。”

“嗯!手機不錯的,不過國產品牌不好賣,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店主人突然眼珠子一轉,比了兩根手指,接著說道“我給你這個數,什麼都別貼,我掛自己的牌子,去四線城市小店賣去,或者上電視購物。”

“你有自己的牌子?”

“那可不,小牌子,但在小地方夠用了。”

“但只值信通的一半價?配置都差不多。”

“對,大城市的土豪才會為品牌掏錢,小地方就是越便宜越好,國產品牌也談不上身份象徵。”

“那不貼你們的牌子,用我們的牌能賣不?品牌方不收額外費用。”

“那不行,賣新牌子是要推廣費的,都是不知名品牌,我寧願花在自己的品牌上,還能搭著賣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