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宋的天空 第151章 楊偕

“公子,這件事做起來估計有些棘手,咱們接下來要做些什麼?”葉靈山陳讓一直沒有說話,便在那兒追問道。

陳讓苦笑道“靈山,這事估計沒有咱們想象中的容易,其他的咱們暫時也管不了,但喬大年欠那些老百姓的錢,咱們無論如何,都要為老百姓討一個公道。”

“那是自然,咱們這次奉的旨意,本就是體察民情,咱們只要把喬大年欠老百姓的錢追回來,再把他欺壓百姓的證據交上去,剩下的就是知府楊大人的事,就跟我們無關了。”

這個葉靈山,看上去還是挺老實的,卻沒想到這麼滑頭,好,很好,她所想的,也正是自己想要的。

都說強龍難壓地頭蛇,更何況這個地頭蛇還是四條大蟒蛇。

就憑自己這兩三個人,加上那個沒有露面的皇城卒沈從,腦袋一熱,就跑到這個地方來吃蟒蛇羹,他是真的不知道那個梁靜茹到底給了他多大的勇氣。

只要想想這個情景,就覺得恐怖,簡直比那個肉身投餒虎還要恐怖。

陳讓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是真的不想把自己的命送在杭州城,葉靈山的建議真的是很符合他的胃口。

量力而行,活著才有夢想,陳讓只想活著。

畢竟,這裡不是合州城,也不是大西北,在合州城,至少還有釣魚山的鄉親,在大西北,至少還有呼延慶他們這些可以過命的兄弟。

但是在杭州城,除了身邊的這幾個人,他實在不敢把自己的命交到別人的手上。

吃過晚飯,左右閒著沒事,便對安平和葉靈山道“靈山隨我去趟府衙,安平和梁爽,你們留在客棧,非常時期,哪兒都別去。”

梁爽和安平點點頭,沒有說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也不想給陳讓惹更多的麻煩,再說這個西湖和外面的集市,他們昨天就已經逛過了。

陳讓也沒有多說話,便和葉靈山來到府衙,他猜得沒錯,知府楊大人果然回府了,好像知道陳讓會過來,連晚飯都沒有吃,就在他的官邸等著他。

知府姓楊,叫楊偕,終南山种放的徒弟,喜歡諫言,也喜歡談論天下大事,因為向官家建言接李元昊稱帝的事實,受王素、歐陽修、蔡襄等人彈劾,被貶出京任杭州知州。

楊偕的年紀儘管有些大,六十多歲的樣子,身形有些瘦削,看上去精神不錯,此人不但喜歡談論天一大事,還喜歡古今兵法,更著有兵書十五卷。

按理,像他這樣的人,應該不是那種可以姑息養奸的人,但事實上,或許是年紀大了,又或許是做慣了京官,對地方上的事情,實在提不起興趣。

所以,與其花時間與那些地方上的豪強鬥,還不如掏豉他的《太平可致十象圖》,只要把這玩意兒掏豉好了,就可以回去了。

有這樣的捷徑走,又何必如此的費心勞力呢?

事實上,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因為就是憑著這個《太平可致十象圖》,他是真的又調回去了,所以,人呀,一旦有捷徑,誰還去拼命呢?

這大宋朝的官員調任,有的時候,還真是奇葩,就比如前面說到那個柳三變,在一個任上幹了九年,心裡很不爽,就想著拍個馬屁啥的,看能不能升遷。

於是便寫了一詞,獻給朝廷,結果卻因為一句太液翻波,馬屁拍到了馬腿上,未能如願,官員的考核不看政績,卻看上面的喜好,也是一大奇葩。

這也難怪歐陽修范仲淹他們在慶曆新政的時候,要改變官員的考核制度,給官員加一道鎖,這樣的新政先損及到的就是高位者的利益,能成功就成怪事了。

楊偕見陳讓都來半天了,也不說一句話,氣氛實在有些尷尬,他的的紀比陳讓要大,官階也要比陳讓要高,陳讓不給他見禮,他也不好意思屈尊不是?

葉靈山見此,趕緊對著陳讓使眼色,陳讓這才想起,自己來這裡半天,好像還沒有跟這裡的主人打招呼呢。

這才拉著葉靈山,跟楊偕相互客套幾句,隨後在楊偕的授意下,大家按賓主坐下。

再次客套後,這才步入正題。

陳讓端起茶杯,輕輕地喝口茶後,這才緩緩地道“楊大人,客套話咱也不多說,陳讓此番前來,就是想詢問楊大人,畢老先生,所犯何罪,為何將其一家,拘押至此?”

楊偕有些愣,不太明白陳讓的意思,將茶杯放回茶桌,有些疑惑地道“畢老先生?本官不太明白陳大人的意思,也不太明白陳大人口中的畢老先生何許人……”

“你不知道?”

陳讓也是愣了,看他的年紀好像也不大,七十歲都不到的樣子,不太可能是老年痴呆,今天早上才生的事情,怎麼轉眼就忘了呢?

楊偕顯得有些尷尬,關於畢老先生,他是真的沒有聽說過,“不好意思,本府是真的不知道,陳大人有什麼需要本府做的,不妨明說!”

唉……

陳讓嘆口氣,這大宋朝果然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仕農工商,這工匠在大宋朝,果然是一點地位都沒有,難怪那個王安石在聽到自己要搞漁山書院的時候,是那樣的不霄一顧。

華夏族的四大明呀?

在這個年代,竟然是如此的不值一提,這個楊偕,竟然連畢昇是誰都不知道。

陳讓突然覺得有些悲哀,如果不是沈括的《夢溪筆談》,詳細地記截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說不定後世的我們,還真的記不住這個人。

畢昇的活字印刷,在他生前沒有得到推廣,他做的膠泥活字,也沒有流傳下來,這麼好的一項技術,就是因為沒有得到當時人的推廣,差點給埋沒了。

搞得一些厚顏無恥之徒,總說這個活字印刷是他們搞出來的,跟我們爭這個古代四大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搞得我們的考古學家壓力山大,好在真的就是真的。

一九六五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年(11oo~11o3)的活字本,這也是畢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這個時候,離他明,已經過了六十年了,也就是說,他的這項技術,直到六十年後才大面積的推廣的,否則的話,歷史文物不會這麼少。

陳讓既然來到這個年代,就要讓這個年代最偉大的明家,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尊重。

陳讓見楊偕一臉的懵逼,只好說道“他姓畢,叫畢昇,七十多歲,在一個印刷作坊裡做工匠,他家就在六和塔附近。”

“哎呀……陳大人說的可是畢老頭?”楊偕聽到這裡,不禁啞然失笑,一個年老的工匠而已,叫什麼先生。

搞得他還以為是哪個大儒來到了杭州城。

喜歡大宋的天空請大家收藏大宋的天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