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大明:開局就成了天賜之子! 第159章 了無音訊,方寸大亂

“爺爺,走吧,在東海縣已經耽誤夠久的時間了。”

朱瞻離提醒道。

他們一路上基本沒怎麼停過,風餐露宿的生活。

就連王彥都非常佩服皇上,朱棣能一直堅持到現在。

朱棣沉思了一會兒,將手裡的令牌交給了一旁的錦衣衛“去轉告這裡的州府,令東海知府一個月後啟程南京,不得有誤,同時東海縣的一切政令依舊!”

一行人開始朝著江南奔去。

途中也見到不少的縣城,但沒有一個能像東海縣那樣繁華。

“老鄉,你這裡店鋪一點收成在多少?”朱棣好奇問道。

“哎呀,大貴人,您可不知道,咱們一個月也才能掙到三十兩銀子而已,一年大概需要給衙門交上四五兩銀子作為稅收。”

朱棣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不是親耳聽到這個小二所說,他哪敢相信。

“小二,你說的是真的?”

“哎呀,大官人,小的哪敢在這件事上面糊弄您?”

小二笑道“不信您自己去問問街坊的朋友,他們絕對不會說瞎話,誒,我告訴您,只要您在咱們這裡做生意啊,絕對不會虧,只會大賺特賺!”

“比如旁邊那個賭坊,一天收入大概就是幾萬兩白銀,簡直就是人間天堂啊!”

小二摸著手指給朱棣解釋道。

大明時期對賭坊,以及春樓什麼的都管控的不太嚴格,稅收上面也和百姓無疑。

朱瞻離陷入了沉思。

僅僅一個小小的酒樓,生意就如此好,要是其他的店鋪加一起,如果對商人收重稅,僅僅憑藉江南一地的稅收就可以供養起整個大明。

不愧是大明的錢袋子,這樣的收入。

看來底下的那些官員還在暗中使壞,否則大明稅收絕對不止每年交上去的那一點。

江南省不愧是大明的財政中心。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從他們穿著和精神面貌完全能看出來。

街道上到處都是裝飾繁華的店鋪,在北方很少能看到這樣的景色。

“王彥,朕記得去年大明一年的稅收,江南一地就佔據了一半是嗎?”

朱棣問道。

“回皇上,老奴是聽您說過。”

馬車前面駕車的王彥小聲回應道。

“可朕怎麼覺得,這江南省的布政使是在糊弄朕呢?”朱棣眼裡閃過了一絲殺意。

“按照江南這裡的繁華,看來每一年他們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在對朕說謊話,收取的稅可能一半以上都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此刻朱棣的怒火被點燃了。

“朕想要去找找這位孫秀,會會這位布政使。”

“朕還記得永樂三年的時候,這位孫秀還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怎麼如今跑到江南來,反而成了一個滿嘴謊言之臣?”

明人眼只要一到這裡來看一下就明白,這個孫秀絕對是在說胡話。

大明對商人的稅收並不高,也是三十分取一,可根據剛才一家店鋪的收入來看,他們一個月大概能掙三十兩白銀。

要知道,這還是底層。

“爺爺,咱們的目的地是在南京,如果提前打草驚蛇了,只怕會功虧一簣!”

朱瞻離耐心的看著朱棣“在江南瞭解清楚後,咱們可以私下去偷偷看看那些江南商人,前段時間,爺爺您弄的功德榜應該已經在江南做好了,咱們也可以去看看。”

如果推測沒錯,南方這些商人還在等著朱棣前往南京呢。

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