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美人裙下臣 美人裙下臣 第25節

江盛小心翼翼的拍撫著建明帝的心口後背,一邊端著涼茶灌入他的嘴裡,建明帝狼吞虎嚥了兩口,卻像是覺得不對味一般,一把拂開。

恰在這時,有內侍端著個紅木匣子腳步匆匆的走過來,江盛揭開蓋子,從裡頭取出一枚什麼東西,化進一旁的茶碗裡,再端給建明帝。

起先還要江盛替他端著茶碗,喝了兩口後,建明帝便自己用雙手捧著,將一整碗茶一飲而盡。

而後他才像重回正常一般,手腳也不抖了,唇色暗淡倒也還算正常,面色也重回白皙,只是他那雙眼眸,更顯渾濁。

姜妁歪著頭看了許久,見建明帝平靜下來,眨眨眼緩聲問道:“父皇這是怎麼了?”

建明帝閉眼呼氣,方才鼎盛的怒意蕩然無存,擺擺手,無所謂的道:“嚇壞你了吧,老毛病,無礙,方才咱們說到哪兒?”

姜妁並沒有接話,面露狐疑的看著建明帝,他有些不對勁,他好像將方才發怒時說的話忘得一乾二淨。

建明帝也不需要她作答,自顧自地說道:“你想讓你母后的墳塋入白家陵園?”

他摩挲著下巴,像是有些為難,考慮了一陣,又道:“雖然這不符合規矩,但朕剛才已經答應了你,你便自去與寧國公商議吧,若寧國公並無異議,你便著手遷墳吧,記得挑個好日子,你若不明白便去問問欽天監。”

說罷也不再給姜妁多言的機會,直揮手讓她走。

“今日折騰了一天,朕也有些疲乏,永安你若無事,便回去吧。”

話音剛落,竟然就這麼歪著頭靠在迎枕上闔眼睡了過去。

姜妁面無表情的向他行禮告退,眼睛卻一直盯著內侍又拿走的紅木匣子,直到她走出殿門外,看著那內侍將木匣放在內屋深處,才收回視線。

“殿下,如何了?”守在門口的素律見她出來,忙問道。

姜妁頷首,卻沒說話。

建明帝不同意,在她的意料之中,不過,她的目的從頭到尾,都是想讓白菀母子倆的墳塋,能入白家的祖墳,至於姜氏皇陵那腌臢地,她才看不上。

只是很意外的,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姜妁一路回永安殿,內侍拉開殿門,遠遠可以看見她的寢殿內燃著一點燭火。

“我記得走時明明滅了燈的,”素律皺著眉,滿是疑惑不解。

姜妁望著那一點幽幽燭火,緩聲對素律道:“讓他們離寢殿遠一些,今兒這邊不需要伺候。”

她這話一出,素律便彷彿明白了什麼,眨著圓溜溜的杏眼,看了看大門緊閉的寢殿,點頭將周邊伺候的宮女內侍遣開。

姜妁帶著素律緩步往裡走,一走近,便瞧見門扉上有一抹被被燈火映出的人影。

素律面露了然,道:“那奴婢便不進去了,就在外頭候著,殿下有事兒搖鈴便成。”

姜妁頷首,而後推門進去。

眼前的所見卻讓她有些邁不動腳。

“容渙,本宮府上的人是跟你有仇嗎!”姜妁咬緊後槽牙,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

一旁的素律聽她這語氣便覺得不妙,忙外頭往裡看。

只見容渙還穿著那一身戎裝,一人坐在太師椅上,手上閒適的端著一盞茶,脖子上卻橫著一把長劍,持劍人是身後的姜十五,往下看,他腳下還踩著一個人,是姜十。

像是虛虛的踏在上面,可被他踩在腳下的姜十,卻無論如何使勁,仍舊不能挪動自己分毫,徒勞又滑稽的揮舞著手上的劍。

姜十猛一聽見姜妁的聲音,當即不再動彈,癱在地上一動不動,像是沒了氣息一般。

容渙笑吟吟的看著姜妁,晶亮的眼眸看上去有些無辜。

他道:“臣想在這兒等殿下的,誰知道他們一跳出來便對臣刀劍相向,還傷了臣。”

說著便挽起袖子給姜妁看。

容渙面上還是那副笑意吟吟的模樣,卻無端看著有些可憐。

姜十五在一旁看得怒火叢生,恨不得當真劈刀給他脖子來一下,她怒氣衝衝的說:“那明明是你自己來時便有!”

雖然她很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她和姜十兩個人加起來都沒能近身容渙半分。

“你們下去吧,”姜妁目光沉沉的看著容渙,開口道。

躺在地上裝死的姜十驀的抬起頭,不可置信的看著姜妁。

姜十五將姜十攙起來,走時還惡狠狠的瞪了容渙一眼。

容渙卻沒看她,似笑非笑的眼神落在垂著頭,無顏見姜妁的姜十身上。

待眾人皆散,姜妁掃了一眼容渙的傷處,冷聲道:“怎麼傷的。”

*

“永安?”良妃聽著這個名字有片刻默然,半響,她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姜延,脫口而出的話甚至有些尖利:“你…你是何時對那個位置起心思的!”

說著竟揮起朴刀朝他砍去,良妃面上怒氣盎然,刀刀不留情,一邊罵道:“我楊家上下忠君愛國,如今東宮未定,你竟然敢起這種心思?別以為你是皇子我就不敢打你!”

姜延沒想到良妃怎麼就想偏了,騰的跳起來,躲開她的橫劈,一邊狼狽的四處躲閃,一邊道:“不是!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你說啊!”良妃氣不打一處來,將朴刀往自己面前一豎,站在原地怒髮衝冠的瞪著姜延:“你今日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我今天就打死你個欺君罔上的賊子!”

姜延遠遠躲在屏風後,只探出個頭來,試探著道:“兒臣長這麼大,學的就是忠君報國,半點沒有為王為帝的想法!”

“那你無緣無故提起永安做什麼?”良妃還在瞪他:“難道不是因為皇上對永安另眼相待,想借她的東風試一試太子的位置嗎!”

“不是,”姜延連忙打斷她的話,正色道:“兒臣的意思是,我們捧永安做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