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美人裙下臣 美人裙下臣 第57節

良妃顫抖著伸手往棺木裡摸,果然在肩臂連線處摸了個空,她拼命壓下嗚咽,眼淚卻止不住的滾滾落下,最終還是忍不住伏在棺木上,發出一聲悲鳴:“祖父!”

楊老太君俯下身,一下又一下的撫摸著楊諫之早已經冰涼的臉,無聲的哭了起來:“老爺子,你明明答應過我,今年回來就不走了,可你,怎麼是這樣回來的?”

楊家人多戰死,她這一生,都在離別和等待中度過,到最後還是沒等來她夫君應承的,與她安度晚年。

外頭傳來一陣細微的嘈雜聲,良妃抬起朦朧的淚眼,原來是微服出巡的建明帝,來見楊諫之最後一面。

良妃呆呆的站在棺木前,連給建明帝請安都忘了,她看著他,他口上說著冠冕堂皇的話,面上的表情痛心疾首,卻始終沒有看過楊諫之哪怕一眼。

她的心緩緩沉了下去。

良妃撲通一聲跪在建明帝跟前,嘶啞著聲音道:“臣求皇上,準允臣即刻前往西北!”

她自稱臣,因為,她未嫁時,也是赫赫有名的紅纓將軍啊。

誰知,建明帝定睛看著她,嘆了口氣拍拍她的肩膀:“朕知道你心中怨憤難平,但當務之急還是處理好老將軍的身後事,西北那邊朕會另外派人去的,你且安心。”

此話一出,楊家所有人如墜冰窟,明明已是國家危亡之時,建明帝身為一國之君,腦子裡竟然只有兵權。

建明帝還在說,他唉聲嘆氣:“你不知道,朕也難啊,可如今大楚滿目瘡痍,確實無力起干戈。”

“且退一退吧,朕打算送永祿去西遼。”

*

“什麼?”賢妃滿面驚怒,失手打碎一個茶杯後,猛然站起身,聲音尖利得變形:“皇上要送永祿和親西遼?”

通報訊息的琥珀無聲頷首。

賢妃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在殿內團團轉,她本就因姜曜的洩露而焦慮難安,建明帝此話一出,在她眼裡,便是要放棄姜曄的意思。

轉著轉著,她的腳步慢下來。

再抬起頭時,滿面陰狠:“傳信給曄兒,咱們等不得了,擇日動手吧!”

作者有話說:

還有兩章,今天之內會發出。

第54章

建明二十四年, 冬月廿八,良辰吉日,諸事皆宜百無禁忌, 公主出降,普天同慶。

金鑾殿外紅綢漫天, 兩側大鼓雷鳴不止,殿外百官林立,形容端肅,沉悶的鼓聲彷彿敲在他們的心上。

為了以示自己談和的誠意, 建明帝將姜妁出降的規格破額提高。

讓她從金鑾殿, 過丹狴石, 走太和門出降。

建明帝和被拖出來撐場面的嘉成皇后高坐在明堂上, 接受姜妁的跪別。

今日大喜,百官恭賀,但也有不少人沒來, 服喪守制的良妃沒來,關禁閉的姜曄姜曜兄弟兩沒來,因此賢妃也稱病未能到場, 但最讓人奇怪的是, 德妃以及十皇子亦不見蹤影, 以至於建明帝要把嘉成皇后從冷宮裡抬出來。

姜妁雙手平舉交疊,步履平穩的走向兩人,拖在身後的裙襬上成片金線繡制的牡丹競相盛開。

她身著一襲鮮紅嫁衣, 頭戴滿金雙龍七鳳冠, 身上的大袖衫由鮫紗所制, 金線滾邊, 吉利的鴛鴦石榴大片大片繡在衣襬上。

她本就生得豔麗, 如此奪目的嫁衣,更襯得她雪膚凝脂,美豔動人,有一股攝人心魄美,只是面上冷淡,毫無表情,讓人不由得平添畏懼之感。

“拜別高堂——”

四下寂靜中,沒有熱鬧的說話聲承託,儐相拖長又尖銳的聲調,並不令人覺得喜慶,甚至有種詭異的陰冷。

“拜別高堂——”

他又喊了一聲,可堂下身著嫁衣的公主,仍舊紋絲不動。

姜妁冷漠又挑釁的看著堂上的建明帝和嘉成皇后。

這兩人心知肚明姜妁為何不肯跪。

建明帝強裝出來的父女情深繃不住了,臉色陡然陰沉下來。

嘉成皇后在南靜殿待久了,有點病殃殃的,厚重的脂粉也壓不住她慘白的臉色。

見著兩人針鋒相對,嘉成皇后倒還笑了一聲,示意紅蘿跳過這一節。

恰好時辰也到了,外頭的擂鼓聲越發激烈。

儐相高喊:“公主出降——”

外頭的文武百官當即下跪,山呼:“恭送殿下!”

有侍女端來黑漆木方盤上,將金線重工繡著囍字的紅蓋頭罩在姜妁頭上。

隨著視線被籠罩,姜妁攥在手裡的喜綢感覺到一陣拉扯之意,她腳下一抬,順著那股力道往前走。

“怎麼是容大人牽紅啊?”

“這兩人這麼牽著,倒像真是去拜堂成親的。”

底下有官員輕聲嘀咕,被路過的姜妁聽了個正著,本有些嚴肅壓抑的心情突然好了起來。

容渙頭戴官帽,一身硃紅色官服,其上的祥雲仙鶴在冬日裡難有的暖陽下熠熠生輝,手下牽著喜綢,另一側身著大紅霞帔的姜妁與他並肩而立。

這兩人不言不語,周身縈繞的氣氛卻讓人恨不得來一句“一拜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