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359節

“你是何人?莫非你是惠施的弟子?”

公孫龍無法繼續辯論,好奇這個將他說到無語的年輕人的來歷。

名家學派的開門鼻祖是惠施,惠施又被稱為惠子,與莊子是至交好友,邏輯能力勝過公孫龍。

公孫龍懷疑張華是惠子的徒弟,故意來找茬的。

“在下張華,想要請兩位先生喝茶。”

“譁……”

張華說出自己的來歷,在場眾人一片譁然。

他們沒有想到長安城的領主,竟然也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而且親自下場辯論!

“原來是此地的君王。在下之詭辯,真乃貽笑大方。”

公孫龍聽說張華的來歷,趕緊起身行禮。

不同身份的人,說話的分量也就不一樣。

禽滑釐也起身,給足了此地君王面子:“墨子首徒禽滑釐,學藝不精,還要君王出言相助,慚愧,慚愧。”

“兩位先生不必自謙。”

張華打量公孫龍和禽滑釐,對此二人頗感興趣。

公孫龍的邏輯學,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力更大,任由他擴大名家的影響力,不必招至朝廷也行。而墨家的禽滑釐,擅長製造攻城、守城器械,對張華目前的幫助不可謂不小,必須招攬。

禽滑釐門下還有不少墨家弟子,這些可都是高階工匠啊。

一群熟練的高階工匠,其作用,不亞於千軍萬馬。

一座城池,要是有墨家弟子協助防守,固若金湯。

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

“在下曾是儒門弟子,學於子夏。後來,轉投墨子,一直潛心墨學。”

禽滑釐與張華、公孫龍、王守仁,在宮中品茶,相談甚歡。

“你之前的老師是儒家的子夏,這麼說來,你可認識吳起?”

張華想到吳起曾經在子夏那裡學習,按照後世的說法,禽滑釐與吳起還是同窗。

只是禽滑釐、吳起最終都放棄了儒家學說,一個棄儒學墨,一個棄儒學兵。

禽滑釐嘆道:“吳起啊,我自然認識。吳起此人,用兵如山,但殺妻求將,追求功名,容易得罪人。”

“那你可知吳起何在?”

張華聽說禽滑釐認識吳起,如果禽滑釐知道吳起所在,那自然是最好了。

“不知。”

禽滑釐打消了張華的念頭。

即使是他,也不知道吳起在哪裡。

吳起穿越到遼東長白山或者西域大戈壁、雲南哀牢山,那也說不定。

“那尊師墨子何在?”

“不知。”

“……”

張華最想得知的兩個人的下落,禽滑釐都不知道。

張華也不怪禽滑釐,各地諸侯征戰,兵荒馬亂,一些道路不通,就連張華的領地內都有不少山賊和潰兵,禽滑釐一群墨家弟子也不敢到處亂跑,選擇在長安城開山立派。

重振墨家榮光,禽滑釐等墨家弟子,義不容辭。

“這幾年,兩位先生都在何地?”

張華閒談之際,問起禽滑釐、公孫龍的經歷。

公孫龍答道:“我遊歷於西戎之地,當地兵荒馬亂,各個諸侯相互攻伐,戰亂不斷,對我的學說,不感興趣。倒是法家、縱橫家橫行。”

禽滑釐感嘆:“天下人若是可以兼愛非攻,又何至於各地戰亂不斷,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公孫龍點頭讚許:“我少有贊同墨家的看法,但這一點,我是認可的。數年來,各地白骨累累,民不聊生,我曾親眼見到不少城池,遭到屠戮,十室九空。”

兼愛非攻?

張華不用禽滑釐遊說,也知道墨家的思想“兼愛非攻”。

墨家與儒家是戰國兩大顯學,其中墨家的主張非常具有浪漫氣息,那就是有名的“兼愛非攻”。

墨子提出的理念非常超前,吸引了當時不少人加入墨家,但在戰國亂世,這一理念根本行不通。

各個諸侯忙於相互攻伐和擴張,哪裡管得著什麼兼愛非攻,恨不得你死我活。

因此墨子一死,墨家立即分崩離析,影響力衰退,無法與儒家相比。